春節來臨,離家在外的人盼著能回到家裡和家人團聚,都在搶回程車票。這兩天微信朋友圈的一條視頻看哭在外打拼的很多人。這條名為「鄭漂小夥兒帳本」視頻,展示了一名在鄭州打工的外地小夥兒一年的收支情況,這令許多在我市打工的外地人感慨道:帳本似曾相識,離家冷暖自知。
「鄭漂小夥兒帳本」顯示,這名鄭漂的全年收入為92000元,支出76600元,結餘15400元。也就是說,一年辛苦忙到頭,能存下來的錢還不到兩成。從這本記帳日記中可以看出,這名「鄭漂」在2016年遭遇了很多:母親重病、親朋好友結婚、相親……小小的帳本記錄了他在過去的一年裡經歷過的點點滴滴,這些點點滴滴有好些就是自己生活的體現。
在七裡園鄉大屯村陽光新城經濟適用房建設工地,鶴壁小夥子董士明是一名外牆粉刷工。「鄭漂小夥兒」的生活讓董士明感同身受。董士明是1990年出生,已經結婚成家,為了生活能好些,就跟著村裡人一起來到這個工地打工。在小飯館等飯的時間,他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工作服布滿了塗料,頭髮蓬亂,和疲憊的眼神湊成了一個「帥小夥」。「這家飯館的飯食分量大價錢公道,還提供wifi和電視,就經常來這家吃飯。」小夥子還不忘誇誇飯館老闆,喝口開水接著說,「離家已經又快半年了,秋收的時候回家收了秋莊稼,就趕快來到工地。工地不管住的地方,我們二十多個老鄉就租了一座民宅,打地鋪。工地趕工期,每天6點半就起床吃飯,接著就開始幹活。只要工地不停電、不下雨、不遇到檢查,都不會停工的。還好,工錢發放還是比較及時的。這都快過年了,再幹幾天就可以回家團圓了!」
一位來自許昌的務工人員齊宏宇說:「在外務工雖辛苦,但為了家人也不覺得苦。我們粉刷工每天的工資是200元,平時只要工地不停工就一直在幹活,也沒有別的花銷。每天吃飯需要近二十元,扣除房租日常生活用品花費,只要不大手大腳地花,平均每個月可以攢下3000多元,今年可以拿回家近4萬元。這個工地的工資發放還算及時,感覺比在大城市打工還強些呢。馬上要過年了,可以回家看老婆孩子了!」一說到「家」,他開心的笑容立馬躍上臉龐。其他幾位來自許昌的務工人員也表示,在外務工雖辛苦,但為了家人也不覺得苦。
不管是在南陽打拼的外地人,還是在外地務工的南陽人,離家別子的日子都不易。為了家人的幸福,都在用自己的「洪荒之力」來打拼。快過年了,能回家的可以回家和家人短暫團聚;不能回家的也要過好年,因為你也是家裡人的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