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蔡老伯,十餘年來,堅持每月向市慈善總會捐款。這些善款都是從他的退休金中節省下來的。身體好時,他會親自送錢上門,近兩年行動不便,他會電話聯繫工作人員上門來取。
10月30日下午,第三屆溫州慈善大會將開幕。此前,市慈善總會希望推薦蔡老伯參評「溫州慈善獎」個人獎,還有媒體提出採訪蔡老伯,但被他婉拒。蔡老伯說:「我只要捐款就可以了,其他的獎、報導都不要。」
老伯省吃儉用
拿出部分退休金做慈善
2007年開始,周海娟在市慈善總會擔任出納工作。從那時起,不論春夏秋冬,她每月都會見到一位慈祥的老伯到財務室捐款。
周海娟描述,老伯看上去70來歲,身材有些瘦小,穿衣打扮很簡樸。「老伯腿腳不太好,但每次都是他一個人過來捐錢。每個月至少捐500元,後來增加到600元、700元、800元。」
後來周海娟了解到,這為老伯姓蔡,是一位企業退休職工。蔡老伯捐的善款,都來他從每個月的退休金中,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
痛風發作無法行走
便請工作人員上門拿捐款
兩年前,蔡老伯因痛風行走不便。於是,他電話聯繫周海娟去他家取善款。
周海娟說,蔡老伯住在市區百裡坊,第一次走進他家時,她才真正體會到老伯堅持行善的不易。「老伯躺在床上,腳腫得像饅頭,10個腳趾都腫的,根本無法下地。」
之後,只要接到蔡老伯電話,周海娟都會去他家取善款。一來二往,她對蔡老伯有了更深入了解。她說,蔡老伯家庭條件一般,每月退休金也沒多少,每月捐500元,對他來說算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一開始老伯捐款還瞞著家人,時間長了,家人還是知道,不過他們都非常理解和支持。因此,蔡老伯的善行一直堅持了下來。
「每次去他家拿錢時,我都感到很不好意思,也勸過他不要再捐了,把錢留著治病。老伯卻說,現在能有這麼好的生活,得感恩社會,要把省下來的錢拿去幫助生活貧困的人。」周海娟說,她把蔡老伯的情況告訴同事,大家都深受感動。
拒絕參選「溫州慈善獎」
不願對外公布身份
在第三屆溫州慈善大會開幕前夕,市慈善總會原想推薦蔡老伯參加「溫州慈善獎」個人獎評選。這也讓周海娟十分欣喜,然而當她將這一消息告訴蔡老伯時,卻被他一口回絕。
為了這件事,周海娟曾多次電話聯繫蔡老伯,希望他能接受推薦參加評選,可每次都被一口回絕。市慈善總會工作人員專門到老伯家拜訪溝通此事,也沒有得到同意。
周海娟說:「老伯一聽這個事,就直擺手,他說,不要獎,只要捐款就行了。」
周海娟記得,曾經有一家電視臺想報導蔡老伯的感人事跡,提出採訪要求時也被婉拒。後來,蔡老伯告訴周海娟,不要向媒體公布他的信息和聯繫方式。
市慈善總會相關負責人說:「蔡老伯,自己身體不太好,領著不多的退休金,卻一直主動為社會捐款,為困難群眾著想,他是一位很有愛心的老人。」
為蔡老伯的大愛精神點讚!
來源:溫州都市報
作者:戴瑋
編輯:陳東升 溫振賽
校對:陳將
審核:胡建國
溫州都市報微信廣告投放聯繫電話:0577-8882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