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澤山
何 況
公元1368年,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菊徑人何福佑追趕獵物至無名山下,四面旋看,山水奇崛,「遂家焉」,成為我老家婺源縣大鄣山鄉澤山村何氏始遷祖。澤山村名頗有講究。邑人程龍山先生曾撰文說:「山在溪水旁,期子孫興旺,故謂名澤山。」意思似乎大體不差,但未真正探得箇中奧妙。
澤山歷經六百五十多年風雨滄桑,依然山青水綠,古風浩蕩。
澤山四周的山很高,到處是懸崖峻壁,經常有兇猛的野獸出沒。聽老人們說,早年老虎也見過,黑熊也見過,尖牙的野豬更是成群結隊出沒。我見得多的卻是在樹梢上呼嘯而來呼嘯而去的猴子和喜歡打洞的刺蝟。記得小時候在何氏宗祠後面的茶地裡險些捉到一隻刺蝟,它捲成一團的樣子很可愛,但從它身上射出的箭卻傷人。我的腿上曾被射中過幾箭,至今心有餘悸。
澤山的水口有一棵斷枝裂椏的古樟樹,像沉默的老人守著村莊的秘密。經過五百年的風吹雨打,它的皮膚看上去很粗糙,不少樹枝都乾枯了,但來年春天它會長出許多新芽,吸引一大群喜鵲喳喳叫著來壘窩。離它不遠還有一棵高齡的八月桂,樹幹腐了半邊,卻依然年年開花,香飄全村角角落落。
澤山村前清澈見底的溪流中遊著一些公鴨母鴨和我叫不出名的小魚,水面上偶爾也有花蛇遊行,速度極快,轉眼就沒進了岸邊的草叢裡。草叢裡青蛙多,把花蛇餵得油光水亮。
澤山的田埂上走著硬角的水牛,它們慢悠悠地踱步,嘴裡嚼著嫩草,背上駝著兩隻八哥。粗壯的牛尾不時掃動,那是驅趕叮咬的牛蠅。春耕的時候,牛在前面耕田,八哥飛在後面吃翻出來的蟲子,兩不相擾。
澤山的巷子鋪著一水的青石板,黑狗和黃狗遊手好閒地從這條巷子晃到那條巷子,無聊得很。大暑天,狗比人怕熱,懶洋洋地貼著磚牆躺下納涼。巷子裡人來人往,腳步聲碎。狗眼一睜一閉,眼神飄忽。人認得誰家的狗,狗也認得誰家的人,誰也不能欺負誰。
狗狗最喜歡熱鬧,哪兒人多趕去哪兒。自從村裡的何氏宗祠創建了「澤山書堂」,一箱一箱搬進幾千冊書,這兒成了全村最熱鬧的地方,連外國人都大老遠趕來參觀。狗狗發現了好去處,搖著尾巴跟隨進書堂的人四處遊逛。有人拍了照片登在報紙上,澤山書堂名揚全國!
這就是我的夢裡老家——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