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採訪來源為Fender日本資訊平臺FenderNews。
「THE ROCK FREAKS」是一個與藝術家對話的系列,通過攝影捕捉藝術家談話與Fender之間的化學反應。這次的主角是3人樂隊 "Petrolz "中孤高的吉他手長岡良介,他神奇並特別的吉他演奏讓許多樂迷及音樂人著迷。
他是一個年輕的吉他英雄。但說實話,看到他本人的時候,和傳統的吉他英雄給我的感覺又不太一樣:說好聽點像是超自然的存在,說實在點就是有著很隨和的空氣感。
不過,在日本某吉他雜誌評選的 "日本百名最偉大的吉他手 "中,他名列第七,已經是年輕吉他手中的佼佼者。這是在年輕吉他手中的最高排名,顯然,不僅是他的粉絲,還有業內人對他的評價都很高。
這個人的名字叫長岡亮介。他目前帶領著一支名為Petrolz的樂隊,在那裡他擔任吉他手和主唱。除了在東京事變的吉他手外,星野源、野田洋次郎、大橋三重奏等人的錄音和現場演出都會有他。
林宥嘉的《我也敢想你》也有他的身影,使用的是Fender Starcaster
長岡之所以會開始彈吉他,是因為在初中的時候需要上社團課,那時候他就選擇了彈吉他。不過,借用他自己的話說,"我沒有其他看起來有意思的選擇下,突然想起來家裡有一把吉他。"也沒有像其他吉他手傳記中經常出現的類似被雷劈的故事。他早上起床後會先彈吉他再去上學,回家後也會彈吉他。
他開始彈吉他的理由看起來有點牽強,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吸引了這個男孩的注意力呢?「就像從CD響起的聲音從自己手中彈出的時候,它就成了你的,或者說你已經把它吸收成為你自己的東西了。另外,我也沒有覺得自己是被動的,我覺得我彈吉他的時候更像是自己在說話。」他回憶說。
雖然家裡有父親閒置下來的吉他,但是之後當長岡拿起了Telecaster後,它已經成為長岡的代名詞了。「我父親是一個藍草音樂樂隊的吉他手,當我開始彈吉他的時候,他送了一把Fender Stratocaster給我,然後就和同學一起玩搖滾了。有一次父親樂隊的夥伴一起玩鄉村音樂,但是周圍人都沒有帶電吉他(註:藍草音樂主要是使用原聲樂器演奏),當時恰好身邊有彈電吉他的人——也就是我(笑),以加入他們樂隊為條件,給我買了鄉村音樂的代名詞——Telecatser。」這就是長岡亮介和他最喜歡的Telecaster的相遇故事,從那以後,Telecaster便是一直陪伴著長岡的夥伴。
長岡亮介的第一把Fender電吉他,
在タイト! (Tight!)這首歌裡還能聽到這把琴的聲音
「最開始彈奏的時候,我自己的手癖很嚴重,彈一首曲子會改動得特別多。我自己也不是那種只會聽吉他的人,在父親的樂隊裡我需要翻奏很多鄉村歌曲,所以學會了很多不同的演奏Telecaster的方式。所以現在我拿起它的時候,會感覺到特別的合拍。」他說,Telecaster就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的身體,仿佛已是他身體的一部分。
他將一位名叫皮特·安德森的鄉村田園吉他手列為自己最喜歡的吉他手,並說明了喜歡的原因:「總之,他彈吉他的時候給我的感覺是一個古怪、可愛、調皮的老大叔。我自己也創作,但是你平常彈吉他的時候會像他那麼彈奏嗎?所以我才覺得他非常酷,因為無論是彈吉他或是創作,很多時候他給人的感覺就是這樣。」 換句話說,喜歡他最重要的一點是,他手上吉他的聲音就是有屬於他自己的個性。
同時,也談到了自己的吉他演奏:「我平時是不怎麼使用效果器的類型,所以手上彈的東西會更重要些。實際上在錄同一首歌的時候,我也不會每次都彈同樣的東西,『這樣彈的話會怎麼樣呢?』像是在等待奇蹟一樣。我覺得最理想的情況你在何時何地,彈出你當下感覺的聲音。有時候我在錄音的時候,甚至連音箱上的旋鈕都不會碰(笑)。」
長岡也給一些從未拿起過吉他的人說了一些話:「你可以用手機做音樂,但你不拿起吉他的話就很難理解吉他,或是說很難做出像吉他這個樂器的音樂。如果是想嘗試做吉他樂器的音樂,還是摸一下吉他,了解一下吉他這個樂器會比較好。儘管也有像發出吉他聲音的音源插件,但是只有接觸到了真實的東西,才能夠算踏出了第一步」。
他也不是一個善言的人,但只要說到吉他,就不乏話題。採訪結束之後,我問他:「有沒有過一瞬間覺得彈吉他特別高興的時候呢?」他說:「這個問題問得好。」然後他沉思了一會兒,很老實地回答道:「對不起,我想不起來了。」然後又低下了頭。我覺得,這種充滿人文氣息,不加修飾的回答方式,與長岡那音色特別緊繃的Telecaster的聲音有著某種程度的重疊。
之前Fender也邀請了長岡亮介來為AMERICAN ACOUSTASONIC TELECASTER拍了一條短片:
AMERICAN ACOUSTASONIC TELECASTER——融合原聲吉他與電吉他的特性,在一把吉他上呈現出原聲吉他和電聲吉他的音色特徵,著實推動了吉他聲學的「聲音革命」。Acoustasonic系列為吉他手們提供了無與倫比的豐富音色和簡單易懂的操作方式,帶來前所未有的表達方式和創作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