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括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亞、寮國、緬甸等在內的11個國家突然牽手中國,與中國商務部發表了部長聯合聲明。
聲明稱,要確保合作國之間空運、海運等貿易路線暢通開放,讓商品流通無阻,並打破關稅壁壘,極大程度地降低出口管制,減免關稅。相當於解除貿易限制,來全面支持全球供應鏈的完整運行。
消息一出,世界立刻譁然。要知道,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嚴重的衝擊,由此引發的貿易限制和海航禁運破壞了國際自由貿易體系,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困難之下,原有的貿易生態已經很難泛起漣漪。
而另一邊,中國無論是疫情防控方面,還是經濟復甦方面都在世界領先,擁抱率先回歸正軌的中國無疑是最佳選擇。對於中國來說,轉變貿易風向同樣是條新出路。
作為全球最大的出口國之一,中國當下面臨的是外需斷崖式下跌,海外訂單大幅萎縮,外貿形勢嚴峻。但是,面對困境,中國一邊出臺政策措施,大力促進外貿轉內銷,另一邊則轉向東協等地區,東協也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合作夥伴。
就拿內蒙古第一經濟強市,同時也是內陸腹地外貿大市的鄂爾多斯來說,在當地市長的帶動下,聯手新電商平臺拼多多,全面推動鄂爾多斯享譽世界的羊絨產業帶外貿轉內銷,拓寬國內市場。
可以說,雙方的合作是危中見機,利用鄂爾多斯的產業優勢和拼多多線上渠道及6.28億的用戶優勢,助力當地企業增加訂單,穩住產能,提振國內消費,在後疫情時期實現「兩條腿」走路,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協同發展。
而在此之前,山東青島上千家企業也集體出擊,與拼多多合作致力增產增收,實現800億元的年銷售額。同時,雙方還聯合日韓企業,探索跨境貿易新體系,構建「中日韓線上自貿區」,創造了一條全新的貿易超短鏈,共同對抗全球經濟困境。
在中國,像這樣的畫面還在頻頻上演。如今,隨著內陸外貿大市的加入,這場浪潮也正式被推向了高潮。每次危機的背後,都伴隨著新機遇的到來。這一次,將是中國貿易重組的絕佳時機!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明,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