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吳警官來哉,儂勿要吵哉,聽聽伊講講,火氣消消!」群眾話音一落,只見一位年輕帥氣的民警來到糾紛現場,傾聽、記錄、勸解,20多分鐘後,一起因攤位佔位大小而引發的糾紛調解成功,當事雙方握手言和。
群眾口中的「小吳警官」是區公安局下管派出所民警吳謝聰。1991年出生的小吳是警隊的「小鮮肉」。去年,他從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畢業後進入上虞公安隊伍。雙向選擇時,吳謝聰只提了一個要求,希望到基層派出所去鍛鍊。
「當時有同事認為離城區較近的派出所利於生活,但我覺得作為一名新警,到最艱苦的派出所鍛鍊更有利於自己成長。」去年11月,吳謝聰來到下管派出所報到。
跟所有初入職場的「菜鳥」一樣,吳謝聰一開始也有自己的迷惘與不適。他說,最怕處警的時候周圍有太多群眾,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都不知道該聽誰的。同時,周圍村民一看是年輕民警,無法充分信任。
怎樣才能在群眾心中加分?怎麼才能獲得群眾的信任?吳謝聰一方面向所裡師兄們請教,一方面自己也開動腦筋:他做了一批名片,每到村裡,他就「發卡」;近期,他又製作了個人的警務牌,上面是自己的照片、姓名和聯繫方式,在一些村口小店、村委門口張貼,歡迎群眾來找「麻煩」。此外,他有事沒事上山下村,與大爺大媽們聊聊天,天生的親和力讓他迅速與村民們拉近了距離。
不到5個月時間,吳謝聰就與他所管轄的陳溪片區的群眾混熟了。但是,光「熟」是不夠的,關鍵是工作要過硬,對這一點,吳謝聰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
今年2月的一天,轄區一企業辦公室內的現金、玉鐲、手鍊等財物被盜。接警後,吳謝聰迅速趕到案發現場。經仔細勘查,他覺得現場翻動痕跡少,小偷應該是熟悉企業辦公室環境的人,內賊作案的可能性較大。
詢問企業主後,一名因為小偷小摸剛被辭退的員工王某進入警方視線。王某被傳喚到派出所。經鑑定,相關的痕跡證據都指向王某。在證據面前,王某交代了因懷恨在心而對企業實施盜竊的作案事實。
此時,距離企業報案僅僅3小時,吳謝聰快速破案的能力贏得了企業的讚揚。
「我所在的陳溪片山多山高,剛到派出所時,進村要走盤山路,而一條道只能開一輛車,有的村從山腳開上去,就要花半小時,有時出警晚歸,確實有點心慌,但村民們很質樸,他們有事叫我,我是必須得去的。」村民的好感,已經讓吳謝聰謹記心中。
2月底,有村民按照村口警務牌上的手機號碼,打電話給吳謝聰:「我們村裡有個看上去70多歲的老太太,應該不是我們村的,像是迷路了!」吳謝聰立即趕到現場,發現老太太神志模糊。吳謝聰與老人耐心交談,讓她說出了自己的名字。
經過派出所查找,確認她是鄰村人。說是鄰村,其實在另一個山頭上。最終,吳謝聰將老人安全送到家中,可是老太太還是一個勁地「兒子長兒子短」的,老伴和他都有些尷尬。「媽,我單位有事,我先走了!」「對咯,工作要緊工作要緊!」吳謝聰這一聲「媽」,終於使老太太肯放他下山了。一路上,吳謝聰感到心裡暖暖的。
下管派出所人手少、任務重,吳謝聰主動承擔工作。去年農曆大年三十,吳謝聰為讓同事回老家過年,主動要求值班。這是他第一次沒有陪伴在父母身邊,獨自一人過新年。
「雖然山裡有點冷清,但所裡的領導一起陪著過年,也是一種難得的體驗。」對於將來,他正義感爆表,希望自己不要辜負所有人的期望,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