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教師寫家鄉】130:王水坑水牛坑的傳說

2021-03-02 瓦當藝術

      據村裡老人講, 道光年間,王雙樓有一個大財主,有良田百畝。村北面有一條響河,而他的良田均在河的北面,耕種非常不方便,後來他在河的北面的一個水坑旁邊建了房子,在那兒住了下來,過了幾年,陸續又有幾戶人家從王雙樓遷居那兒。

      這個大財主養了十二頭水牛,夏天天氣炎熱,他經常把水牛趕到那個水坑裡洗澡。有一天他把水牛趕到水坑裡,他就在坑旁邊的樹下乘涼,忽然之間他發現他的水牛多了一頭,他又數了一下,仍然多了一頭。他非常疑惑,於是把水牛趕了出來,數了數,正好是十二頭,不多,他想可能是水牛在水坑裡比較混亂,數不準確,並沒有放在心上。

      第二天他又把水牛趕到坑裡,他在岸邊看了一下,怎麼他的水牛還是多了一頭,等到他把水牛趕上來時,數了數正好是十二頭,不多呀?他感到非常奇怪,到底是怎麼回事?真是在水裡沒數準嗎?

     到第三天的時候,每頭牛的角他都用紅布條拴住,做好標記後,他把水牛趕到水坑裡,這次清楚了,牛確實多了一頭,除了有標記的十二頭水牛外,牛群裡還有一頭水牛,角上沒有紅布條。他非常氣憤到家裡拿出火銃,對準那頭水牛就是一槍,那頭水牛在水裡掙扎了幾下,死了,牛的血把一坑水都染紅了。這時候他感到非常害怕,趕緊把水牛趕了出來回到家裡。

      從那以後,這個大財主人走背運,家境敗落,無奈之下,他變賣家產,向西遷到大侯東北二裡許曹樓一帶,購置房產田地等,生活了幾年,家運依然如故,沒有好轉。他只好再次變賣家產,向東遷往夏邑縣西一裡許的一個地方,安頓下來,家運開始好轉。現如今他的後人已有三百多人,那個地方就是現在夏邑縣西面的一個小村莊,村的名字叫做小王樓。

     再來說說水坑旁邊的那幾戶人家,大財主遷走後,他們世世代代居住在那裡,逐漸成為一個小村莊,因住在水坑旁邊,人們稱呼這個莊的名字為水坑沿。後來因為這個莊王姓多,這個莊逐漸又稱為王水坑沿。王水坑沿就是現在的王水坑。

      也許這就是一個傳說,人們世世代代口頭流傳,在流傳過程中不斷的添加人們的想像而已。但是一六年清明節我們王氏家族舉行祭祖活動,夏邑小王樓的宗親,風塵僕僕遠道而來,他們問的第一件事,就是有關王水坑水牛坑的事,這是不是又給這個傳說增添一些真實性呢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