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在彰武老家過年,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貼對子。
每到年根兒底下的時候,來我家寫春聯的人絡繹不絕,因為父親是村子裡唯一會寫毛筆字的人。那時,家裡地中央的八仙桌子上擺放著硯臺、毛筆和大紅紙,不管誰來求字,也不管手裡的活兒有多忙,父親總是笑臉相迎,隨到隨寫。
來家裡求字的人們,大都自備裁好的紅紙,親眼看著父親在八仙桌上「筆舞龍蛇」,然後畢恭畢敬的接過寫好的對子,像接聖旨那樣雙手捧著春聯回家,單等年三十晚上黑天才貼出去。
至於春聯的內容,大都由父親自行擬定。文革前夕,父親常寫的春聯有:
翻身不忘共產黨,幸福不忘毛主席。
婚姻自由夫妻齊努力,家庭和睦生產更積極。
社會主義是金橋,共產主義是天堂。
人民公社好,勞動熱情高。
發展生產,勞動光榮。
艱苦樸素,勤儉持家。.
而在大門口一般都寫上「抬頭見喜」,在倉房寫上「稻穀滿倉」,在雞窩寫上「金雞滿架」,在豬圈寫上「肥豬滿圈」,在牛圈和羊圈寫上「牛羊成群」的橫條,體現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祈盼。
等到「文革」開始以後,父親寫春聯的內容也都「革命化」了。比如:
不忘階級苦,牢記血淚仇。
反帝反修幹革命,備戰備荒為人民。
紅太陽光芒萬丈,毛主席萬壽無疆。
挖修根敢於短兵相接,鬥私心敢於刺刀見紅。
紮根農村幹革命,廣闊天地煉紅心.
而更多地則是把毛主席詩詞的佳句摘錄下來當做春聯的內容。比如,「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等等。
每逢過年寫春聯的時候,父親忙,我也閒不著。一會兒幫著研硯臺,一會兒幫著抻紅紙。來人了,我要叫著「叔叔大爺」給他們倒茶遞煙,人走時我還要送到門口說些客套話。雖然那時我還小,但媽媽從小就要求我幹些力所能及的事,要求我來人待客要懂禮貌,會說話。
但孩子畢竟是孩子,淘氣搗蛋的事還是常有的。有一年,西院鄰居「老牛倌兒」鄧鳳義家在大門口的牆頭上立了一塊土坯,上面貼著父親手書的「抬頭見喜」的對子。初一早上,大哥帶著我出去玩兒時看見了,我們倆就地練起了「投彈」,把牆頭上的土坯當「靶子」。沒幾下,大哥就把土坯打倒了。我倆貓著腰跑回屋裡,笑成一團。
等到中午的時候,土坯又被立在了牆頭上,我和大哥又是一頓「狂轟濫炸」,把土坯「襲擊」沒了。就這樣,土坯立了倒,倒了立,往復了幾次之後,就再也看不到了。大哥讓我去「偵查」一下,原來,「老牛倌兒」家把土坯豎在了牆根兒下。
我回來把情況一說,大哥笑得直不起腰來說,這可好,「抬頭見喜」變成「低頭見喜」了!
直到現在,每逢過年貼春聯的時候,我都會想起童年淘氣的往事,想著想著就憋不住自己笑出聲來。
原創作者:於世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