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4日上午,從工地下班的張新武和工友剛剛走到楊陵區大寨社區高幹渠北側,突然聽到渠中傳來急迫的呼救聲。張新武立刻衝到渠邊,發現有一名少年正在水中拼命掙扎,他來不及思考,縱身一躍,跳入水中。
春寒料峭的三月,渠水依舊刺骨,水流也十分湍急。張新武忍著寒冷,向孩子身邊遊去,孩子當時在渠中間偏南,南岸河沿較低,便於施救,但岸上沒有搭救人員,北岸有搭救人員,但上岸難度大,有兩米多高的水泥擋土牆。情急之下,工友們不停地吶喊救援,在附近上班的中建五局門衛曹建謀立即從附近找來一根3米多長的鋼筋施救,途經現場的楊陵區市政管理局環衛隊工作人員杜爭國及路邊行人也一同上前幫忙救人。
他奮力將男孩拖到岸邊時,孩子見上邊有人搭救,求生心切,將張新武胡抓亂挖,情形十分緊張,岸上的救援團隊第一次放下鋼筋,由於水流很急孩子未能抓住鋼筋,一瞬間又向下遊衝了十幾米。第二次放下鋼筋搭救時他和孩子先後都抓住了鋼筋,孩子當時方向向北,踩在張新武身上,他奮力往上託舉,上面的人往上拉,在工友的幫助下,失足落水的男孩被救上了岸。當時他只有一隻手抓住鋼筋,由於託舉時水流很急,他面已朝南,由於水渠內有水汙十分光滑,多次踩上都滑脫,張新武體力嚴重不支,精疲力竭,連轉身都十分困難,一度很難上岸,後來在路人的幫助下,他才順利上岸。
男孩的父母感激無比,隨即拿出3000元現金酬謝張新武,「沒有你,今天就沒有孩子,你是孩子的恩人,給了他第二次生命」,但是張新武並沒有接受,只是笑笑說這都是自己應該做的。「我是退伍軍人,又是老黨員,那是一條鮮活的小生命,我豈能看見置之不理嗎?凡是會水性的人、有血性、有良知的人,在看見生命有危險時,都會伸出救援之手,都會這樣做的。」
捨己救人只是這位老人的一個故事,村裡人都說,哪裡有危險哪裡就能看到他的身影。2020年春節,疫情突如其來,這次,張新武依然選擇逆行出戰,主動報名當起了巡防員,晝夜吃住在村口帳篷中,堅持不下火線,用身體為全村村民築起了防線。
他就是這樣一個看似平凡卻又具有雷鋒精神的普通農民,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榜樣的力量。這樣的身邊好人,實至名歸,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