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知道同學張某篤信「命理」、「驅災」、「法事」之類的事情,於是她「一氣化三清」,拿出從朋友手裡搞來,和之前做代購時用於刷好評的幾個微信帳號,分別偽裝成香港算命大師、大師助理和同信命理的網友,在幾個月內先後從張某手中詐騙120萬餘元。此案已於近日由北京二中院終審,維持一審法院「以詐騙罪判處李某有期徒刑十年,罰金一萬元」的判決。
《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發布了此案的一審判決。根據判決書中認定的事實,詐騙的事情始於2015年11月。曾同在澳大利亞留學的李某和張某相互熟悉,張某對於算命之類的事情十分相信。由於深知張某性格特點,對她的個人需求也十分了解,李某自稱認識香港的算命大師,可為張某解決人生問題。她用手機登錄多個微信帳號的方法,虛構出香港大師「sunnnie何」、「袁某宇」、「盛某琦」、「香港大師助理」等多個帳號,以為張某親屬求健康、「鞏固婚姻磁場」、「請水晶、水晶擺陣」等各種理由,在五個月內詐騙張某120多萬元。
據受害人張某的證言,她於2015年回國,一直和同學李某是好友,聽說她認識香港大師,就託她介紹。從2016年年初,她加了大師「sunnnie何」的微信,一聊之下,發現大師果然是大師,對她的情況了如指掌。在此期間,李某還推給她另外的微信號,並通過這個微信號,「輾轉」認識了幾個人,平時經常「一起聊天」,內容多與姻緣、健康、作法、水晶擺陣等等事情有關。此後幾個月,她為了做各種「法事」,轉給對方大量錢款。
事情的穿幫發生在2016年3月下旬。張某說,她當時正在和微信號「袁某宇」聊天,突然李某用她自己的帳號接下了話茬。這一下,張某突然意識到,原來這些帳號都是李某一個人!怪不得「sunnnie何」大師對自己的事兒一清二楚!她當即質問李某,要求她立即退還這幾個月中相繼向她支付的140多萬元。李某於3月24日退還了59.5萬元,但是到3月27日就聯繫不上了。張某於次日報案,警方在2016年4月初抓獲了李某。當月下旬,李某的母親向張某轉帳80萬元。
據李某在公安機關所做的供述,她弄出多個微信號,是準備在一個帳號聊天聊不下去的時候,用別的號打岔,轉移話題,緩解僵局。李某說,她2012年就回國了,和張某一直關係很好。她之前做代購,這幾個微信帳號中有的就是她做代購時為了「刷好評」而從朋友手裡要的,一直是她自己在使用。
在庭審中,李某和她的律師對檢察機關的指控和在案證據提出了諸多異議,也推翻了李某自己之前的供述。李某說,事後她的還款和家人的還款,已經超過了張某支付給她的費用;雖然二人之間有大量錢財往來,但其中並無詐騙所得,她有穩定收入,也沒有詐騙動機;她並未利用微信虛構身份與張某聯繫。她的律師則在程序和實體上均提出了多項質疑,如案件在立案管轄、批准逮捕等環節上出現了程序問題、公訴機關並無直接證據證明李某登錄並使用了涉案帳號、被害人長期未將涉案手機交給公安機關扣押,以致手機內的現有信息不具備客觀真實性等等。
負責辦案的西城公安分局民警、司法鑑定人均作為證人出具了證言,司法鑑定所也出具了針對涉案手機的鑑定報告。
判決書顯示,此案於2017年曾作出一審判決,李某上訴後,北京二中院在2018年作出二審裁定,撤銷原判,發回重審。西城法院另組合議庭,再次開庭審理後,認為李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騙取他人錢款,累計數額特別巨大,已構成詐騙罪。她和辯護人當庭所提出的各項意見,已通過現有證據所呈現的事實予以否定,法院不予採信,一審判處李某有期徒刑十年,罰金一萬元。
近期,北京二中院二審維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