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爆炸性的消息,文章和馬伊琍離婚了。
昨日,文章發布微博,稱:吾愛伊琍,同行半路,一別兩寬,餘生漫漫,依然親情守候。
而馬伊琍也發布微博,稱:你我深愛過,努力過,彼此成就過。此情有憾,然無對錯。往後,各生歡喜。
曾經的「且行且珍惜」變成「一別兩寬」,終究是愛已成往事。
有網友說:「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如今,43歲的馬伊琍,在婚姻方面選擇了及時止損,選擇了從頭再來。
馬伊琍和文章因戲結緣,從2005年的《錦衣衛》,後在《奮鬥》中再次合作,相差八歲的「姐弟戀」,雖不被看好,可他們仍舊堅守愛情走進婚姻的殿堂。
他們第一個孩子叫文愛馬(意為文章愛馬伊琍),真實地秀了一場恩愛。馬伊琍也從熒前到幕後,以婚姻和生活為主,如同後盾一般成為文章的背後支持者。
她完全沉浸在家庭的蜜罐裡,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教孩子成長」的問題。
面對紛至沓來的工作邀約,她並不歡喜只覺厭煩,認為這些人都在妨礙她做一個好媽媽。
雖然現在的愛馬還不足以撐起一片天,但每一次小小的舉動都能暖了馬伊琍的心。成年人的世界固然複雜,但孩子成了世間最治癒的珍寶。
可好景不長,文章出軌了,他們的婚姻像被放大鏡盯上,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就在大家以為馬伊琍會離婚時,她選擇了原諒。
粉絲對馬伊琍的選擇失望又難過,面對鋪天蓋地的非議,馬伊琍始終未解釋過一二。
這世界上本就沒有感同身受,大家只看到她熒幕前的光鮮亮麗,卻忘了離開劇情後的馬伊琍。
馬伊琍整裝出發重回熒幕前,一部又一部的爆劇,用演技證明自己的能力,完全不見婚姻裡受過的半點「委屈」,靠著《我的前半生》羅子君的角色,口碑收視雙豐收。
她想要用自己的生活去塑造一個不一樣的角色,她也想用一個不一樣的角色去詮釋另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她說,她希望演出「我認為女人應該活出來的樣子給大家看」。
而第一個讀懂她的觀眾,就是她的女兒。
《我的前半生》播出後,大女兒愛馬看完第一集後,嚴肅地問了馬伊琍一個問題。
「陳俊生說叫你不要工作了,在家裡,他養你一輩子,你也信?!他說只愛你一個人,你也信?!」
馬伊琍有些哭笑不得:「那是羅子君好不好?我是你媽,我是馬伊琍!」
這個時候,愛馬告訴馬伊琍,自己長大後一定不會像羅子君一樣要靠男人養活,她喜歡跳舞,還覺得自己跳得很不錯,說自己長大後可以做舞蹈老師,養活自己沒什麼問題。
馬伊琍很欣慰,作為媽媽,作為演員,她都很成功,因為她讓她的女兒真正懂得了「獨立」兩個字。
她對她女兒說:「你現在想做舞蹈老師,說不定你長大會有別的想法,但是無論如何,你這樣想非常棒。」
自信、獨立、找到真實的自我,是馬伊琍一直以來的人生信條。
而這一次,選擇離婚的馬伊琍,便是為人生只有一次的後半生,找到了最好的活法。
感情一旦出現偏差,家就會變成危樓,孩子時時刻刻都會生活在緊張會害怕中。
記得之前看小S參與的真人秀《奇遇人生》。
有一期,小S放出一段小女兒許曦恩生日許願的視頻。
那麼一個小的孩子,生日願望是:「我希望我們三個,永遠永遠永遠,不要結婚。」
6歲的年紀,按理說還是會幻想王子和公主的劇情,夢想著遇到自己的白馬王子,住進華麗的城堡。
可許老三卻再次強調:「我不想結婚。」
網上搜下小S的婚姻狀況就明白了。
網傳老公許雅韻三天兩頭被爆出軌,從夜店帶美女回家,小S深夜醉酒,流淚直播的時候,女兒在旁邊問:「爸爸是不是把你打疼了?」
不幸的婚姻,哪怕營造得再美滿幸福,在孩子的眼裡永遠是根會扎人的釘子。
但孩子的心理問題,從來不是因為離婚的一紙聲明出現的。
而是他們見證過父母婚姻破裂的模樣,見證過雙方的埋怨和咒罵,更親身經歷過被扯入深淵的絕境,一聲聲絕望的呼救,沒人聽見。
久而久之,那些傷都爛成心裡,結成疤,此後經年,無論再怎麼彌補,都無法痊癒。
所以,孩子害怕的是離婚嗎?
不是的,對於孩子而言,他們害怕的是父母在孩子面前無休止的爭吵、撕扯和互相傷害。
好好說再見,不僅是對自己,更是對孩子最好的成全。
漫漫人生,婚姻世界裡從來沒有「容易」二字。
有人選擇了原諒,如5年前的馬伊琍,給自己一個破釜沉舟的機會。
也有人選擇放手,如5年後的馬伊琍,選擇給43歲的自己一個全新的後半生。
無論怎樣,都值得尊重。
因為她們都是為自己而活,我們度過了沒有回頭路的前半生,更要珍惜一生只有一次的後半生的機會;
勇敢地、努力地、去愛、去奮鬥、去犯錯、但是請記住,一定要成長。
女人真的不容易,她們是女兒,是媽媽,是老婆,但很多時候,她們都忘了,她們還是自己。
長久的婚姻,靠的是兩個人的共同努力,而不是一個人的委曲求全。
拼勁全力的她們,真的值得被溫柔以待!
很喜歡亦舒在《地盡頭》裡寫過這樣一句話:
「當我四十歲的時候,身體健康,略有積蓄,已婚,丈夫體貼,孩子聽話,有一份真正喜歡的工作,這就是成功,不必成名,也不必發財。」
生活不就是如此嗎?度過一山又一山,克服一次又一次難關。
婚姻是一場豪賭,賭輸了,我認。
離婚是一場修行,放手了,我敢。
但是,不要忘了,當有一天,你們迫不得已選擇離婚,也請告訴孩子,我們依舊是你的爸爸和媽媽,我們只是換種方式繼續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