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過後,大大小小的包裝箱如何處理是個難題。記者從順豐、百世快遞、圓通速遞等快遞公司了解到,這個「雙11」不少快遞公司都試點使用可循環包裝箱。此外,順豐用智能安檢機輔助人工篩查,並在收件端推出「脫敏呼叫」功能,較好地保護了消費者的隱私,這也是物流業首次實現消費者電話號的全流程隱匿。
11月11日,東大橋順豐快遞營業點,快遞工作人員按地點將快遞進行分類。
亮點1
試點使用可循環包裝箱
昨日下午在快遞營業站點,記者看到一個黑色的特殊包裝箱,它材質偏硬,裡面的拉扣可以方便固定貨物。姚宏旭稱,這就是可循環使用的包裝箱,「快遞小哥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免費向用戶提供,用戶使用完包裝箱後,小哥再回收回來繼續使用。」
據介紹,這種可循環包裝箱順豐在北京投入了大約5萬個,每個包裝箱最高循環利用率可達到100次。
百世快遞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今年「雙11」, 已投入使用2000萬條環保PE袋、60萬餘條環保可循環集包袋,並在全國快遞網點和百世鄰裡首批鋪設了5000多個綠色回收箱。
針對今年「雙11」,圓通總部也根據業務量數據,提前儲備可循環中轉袋到全網,預計「雙11」期間每天使用將達210萬。
亮點2
快遞小哥首次用上「虛擬號碼」
地址、姓名、電話……消費者在填寫物流單據時,這些信息缺一不可。信息雖然詳細,但是也存在一定隱私洩露風險。
針對快件流轉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快件和用戶信息安全風險,順豐在今年「雙11」推出了新的「黑科技」。在發件端,用智能安檢機輔助人工篩查,對品種多樣、規格不一、數量繁多的雙11快件進行多方面檢測,提升安檢精度與效率,以此保障快件安全。在收件端推出的「脫敏呼叫」功能,接觸過快件的所有工作人員僅能通過此功能與消費者進行聯繫,個人無法獲悉用戶電話號碼。這也是物流業首次實現消費者電話號的全流程隱匿。
「這有點兒像咱們在網約車平臺上約車,司機是通過虛擬號碼聯繫到乘客,這樣能夠比較好地保護消費者隱私。」姚宏旭解釋說。
新京報記者 吳婷婷 協作記者 陶冉
往期熱文回顧
12 Nov.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