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51歲的李平已任面甸鎮閻把寺村黨總支書記17年。17年來,他無私奉獻和忙碌奔波,用一顆務實為民之心,帶領全村群眾闖出了一條「基礎設施強、產業發展旺、群眾收入廣」的幸福之路,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先後榮獲建水縣優秀村(社區)幹部和村級「明白人、帶頭人」、建水縣優秀黨組織書記,紅河州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紅河州勞動模範、雲南省勞動模範稱號等榮譽。
走進閻把寺村,一棟棟漂亮的小洋樓拔地而起,村莊道路乾淨整潔,村外田疇交錯,溝渠成網,機耕路四通八達,農田裡連片的洋蔥蔥蔥鬱鬱,呈現出一派農業興、產業旺、農民富的生動圖景。
閻把寺村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宜種植水稻、洋蔥等農作物。為了振興產業,更好地推動閻把寺村發展,李平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不斷夯實農業基礎設施。近年來,先後爭取和投資近3000萬元實施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坡耕地小流域治理工程、機耕路、巖洞攔河壩等工程。
閻把寺大寨村村民普文超高興地說,自從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好後,無論旱澇都能保收,農產品產量提高了,收入也多了。
農業基礎設施改善的同時,李平又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研究調整產業結構,壯大優勢產業。為了打好「果蔬牌」,他發起並成立了巖洞果蔬專業合作社,申請辦理了「建水洋蔥」商標標識,建成總投資240萬元,集農產品交易、冷藏儲運、製冰一體化的多功能農產品交易市場,讓蔬菜產業成為閻把寺群眾致富增收的支柱產業。
閻把寺村水資源豐富,為了有效利用山地和水資源,李平先後引進有實力的公司,流轉土地7000餘畝發展現代農業,種植臍橙和突尼西亞軟籽石榴。同時建立了花卉和漁業養殖基地。落戶閻把寺村的企業,每年為村裡創造固定就業崗位330個,臨時就業崗位近5000個,為當地農民帶來務工收入840萬元以上。
近年來,閻把寺村通過實施路燈亮化、道路綠化、村莊美化、戶廁改造等亮村綠村美村的「美麗工程」工程,極大提升了閻把寺村顏值。2021年元旦假期剛過,李平又奔忙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路上,他來到環村道路擴建項目施工地,了解項目施工進展情況。這個投資800餘萬元的道路工程,預計春節前建成通車。
今年,李平連任閻把寺村新一屆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實現「一肩挑」。他也將繼續在平凡的崗位上,用辛勤的汗水澆灌著閻把寺這片土地,一步一個腳印帶領著閻把寺邁向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