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0多張超市購買清單和醫院繳費記錄是2019年度的救助金使用清單,一共是8000元。」作為紅花崗區中華路街道龍井溝社區的一名工作人員和「紅色跑跑」志願者,這些年來,黃元敏總是在醫院、社區、超市和社區困難群眾李女士家之間來回奔跑。
而這些救助使用清單的主人李女士今年51歲,父母過世,30歲離異後便獨自居住,是一名精神殘疾二級患者,幾乎每年都有2個月的時間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療。5年前,李女士又被診斷出患有癌症。
照顧好李女士的生活,便成了龍井溝社區掛在心尖上的事情。
「李女士患癌後,總會大量出血,不及時就醫恐有生命危險。」黃元敏告訴記者,發生在前年的一件事至今仍記憶猶新。
那是2019年7月的一個清晨,得知李女士再次出現出血症狀後,黃元敏立即把她送往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但是,由於此前李女士在市第一人民醫院和紅花崗區人民醫院醫治時均有治療費未繳清,不能辦理住院。為了搶抓治療時間,黃元敏頂著酷暑在兩大醫院之間往返三趟,用申請到的救助金為李女士繳清了所有欠款,最終給李女士辦理了住院,順利地得到了治療。
「李女士年輕時曾在遵義一家酒廠做財務工作,現在每個月有1600元的退休工資,但這完全無法支撐她高昂的治療費用。」據龍井溝社區黨總支書記周曉萍介紹,社區積極為李女士爭取救助項目,以保證她能正常生活。
2020年底,天寒地凍的天氣裡,李女士家卻因拖欠2020年的電費被斷電了。當龍井溝社區居委會知曉後,積極向遵義供電局城區分局石佛洞供電中心致電溝通。最終經過協商,供電中心免除了李女士欠繳的電費1180元,並派遣工作人員前往李女士家中,為她改修電錶處的老舊電路,消除用電安全隱患。
除此之外,李女士的住宅因她無力顧暇常常較為雜亂,社區的工作人員們就成了她的貼心「管家」。每次為李女士送米送油的日子,也成了工作人員們的「大掃除日」,每次走之後都給她留下一個整潔的家。
正是這樣的溫暖關懷,李女士把社區工作人員都當成了家人,總是「任性」地給「家人」們連環致電。這些年來,在社區居委會和工作人員無微不至的關心幫助下,李女士的生活有了保障和溫暖。
就在記者結束採訪的時候,「紅色跑跑」黃元敏又要趕去銀行幫助社區的一位老人解決低保的問題。「李女士的情況並非個例,作為群眾身邊的貼心人,其實,我們社區的每一位工作人員都始終奔忙在服務群眾的第一線。」周曉萍這樣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