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
記者獲悉,
一名7歲兒童拔牙後
出現胸悶、咳嗽、氣喘等症狀,
於8月25日晚間被緊急送往
江西省兒童醫院耳鼻咽喉科急診。
一檢查
竟是牙齒掉入氣管內
怎麼回事?
家住上饒市橫峯縣的小巖,今年7歲了,正是換牙的年齡,2顆「門牙」已經脫落1顆,還有1顆搖搖欲墜、似脫非脫。
小巖吃東西的時候門牙處疼痛不適,家屬心疼孩子,準備把小巖搖搖欲墜的牙齒拔掉。當家屬徒手拔下牙齒的一瞬間,小巖疼痛難受,哭吵起來。慌忙間,原本在家屬手上的牙齒不慎掉入孩子的嘴中。
孩子當即出現劇烈咳嗽、臉色難看,家屬給予拍背後逐漸緩解,持續1分鐘咳嗽明顯緩解。家屬以為是口水嗆到了,便沒再理會牙齒被吃進肚子內一事。
之後,小巖仍出現陣發性咳嗽,開始表現無咳痰,無發熱,家屬將小巖送往當地治療。在當地治療期間,經過霧化、消炎等治療後不見好轉,經過進行肺部CT,醫生懷疑右側氣管內有異物。當地醫生於是建議轉往省兒童醫院就診。
8月25日,小巖來到省兒童醫院就診,急診醫生通過肺部CT和三維重建,診斷可能小孩子氣管內有什麼異物,當晚7時,該院應炳泉主治醫師用時13分鐘,順利從小巖氣管內取出門牙1顆。手術過後,孩子咳嗽、胸悶、氣喘症狀得到改善。此時,家屬才猛然想起10天前小巖拔牙的場景。
江西省兒童醫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王彤提醒說,氣管、支氣管異物,是兒童耳鼻咽喉科最常見的臨床急診之一,治療不及時可發生急性上呼吸道梗阻,嚴重時可出現危及患者生命的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嚴重併發症。
王彤提醒說,如果出現像小巖這樣的情況,要帶孩子到醫院口腔科把滯留的乳牙拔掉,以免影響以後恆牙牙列的整齊。同時,避免給3歲以下兒童吃花生、瓜子、豆類等堅果類食物;口含食物時或者進食時,應避免嬉笑、哭鬧、打罵。
來源: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曾子怡|合作交流加微信:fei568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