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萬桶石油駛入東方港口,全程石油人民幣結算,美國臉色很難看

2021-02-25 聚焦史學
在美國的高壓制裁下,伊朗的石油日交易量萎縮非常厲害,隨著而來的就是開採量的下滑,此前伊朗每天的產油量約100多萬桶,如今每天只有23萬桶。然而,就在最近,伊朗仍然完成了一筆大額的石油出口訂單。這些油最終抵達中國某港口,此次石油成交量超過2000萬桶。                                                                                                                                                   

伊朗為了避免美國制裁的影響,更是引入了多元化交易貨幣,基本上伊朗的石油出口已經拋棄了美元。甚至在和一些小國的交易中,伊朗甚至還要這些國家支付人民幣,更不要說與中國進行石油貿易了。

這2000萬桶石油也都是以人民幣結算,這讓美國非常的不開心。其實,伊朗方面早有拋棄美元結算的打算,如今的美國,債臺高築,貨幣更是惡意貶值,嚴重損害了各個產油國家。只不過,川普對伊朗宣布實施制裁後加速了伊朗剔除美元參與石油交易的速度而已。

如今,在與中國的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很多國家為了避免美元惡意貶值的風險,來減少自己的損失,此前,包括巴鐵在內的一些東南亞國家就已經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而目前,南美洲的一些國家如阿根廷也在開始大量用人民幣結算。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海灣戰爭時,為啥薩達姆把500萬桶石油倒入波斯灣?
    1990-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發生了一件「慘案」——伊拉克領導人薩達姆下令打開油泵,向波斯灣海水中傾倒石油,據說有大約五百萬桶石油被倒入海中,此舉汙染了波斯灣的海洋生態環境,石油順著波斯灣的洋流進入印度洋,大量生物因此死亡,這些石油清理了好幾年都沒有清理乾淨,那為什麼伊拉克會往海水裡倒入石油呢?
  • 石油禁運已近半月,如今伊朗的現狀如何?
    美國於5月1日對伊朗實施了石油禁運,如今已經過去了10多天,在這10天中伊朗石油出口情況又如何呢?據路透社報導5月13日稱,4月以來伊油的平均日出口量已低於100萬桶,預計在五月還將繼續下降至70-80萬桶。也就是說,伊朗在全球範圍內尋找石油買家遇到很大困難,但美國所謂讓伊朗石油出口降到零的目標也沒達成。
  • 日本石油儲備達150天,美國是135天,趁著油價下跌我國也該準備了!
    以往的節目我們跟大家聊過這個事情,上世紀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機之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發現,唉呦,石油是個大問題啊,產油國說不賣給我就不賣給我,輕則讓我經濟衰退,重則你影響到我全國的各項發展,所以美國那個時候開始建立了他的戰略石油儲備,美國提出來至少要建設超過90天的戰略石油儲備,美國實際建立多少呢?
  • 隨著現貨市場趨緊,石油價格上漲
    石油價格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有關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爆炸的報導。爆炸原因尚不清楚,當地時間下午1點左右或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0點左右發生。   下個月俄羅斯和伊拉克的石油出口減少,以及沙特在2月和3月額外減產100萬桶,使市場參與者希望,在全球石油需求的近期前景不樂觀的情況下,實物市場正在趨緊。。
  • 霸權主義害人終害己:這產油大國剛宣布,將採取歐元和人民幣結算
    、歐元和其他貨幣進行交易、結算。委內瑞拉作為世界上重要的產油大國,長期使用美元結算石油。如今,委內瑞拉卻要棄用美元,使用其他外幣進行結算,這是為什麼?我們看來,原因主要有三個——一則,美元表現不穩定,正成為全球風險最大的國際貨幣。此前,川普利用美元優勢對土耳其發起經濟制裁,導致土耳其貨幣崩潰,將土耳其打回了原形。土耳其慘遭美國打壓,讓委內瑞拉等依賴美元結算的國家看到了潛在危險。
  • 歷時7年的伊拉克戰爭,美國為何沒拿走一滴石油?原來真正目的更大
    而在2003年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很多人覺得美國就是奔著伊拉克的石油去的,但是結果美國卻並未奪走伊拉克的石油,這也引發了很多人的討論。石油讓伊拉克敵富天下,號稱世界第三大軍事強國,為了控制中東發動8年兩伊戰爭,1991年入侵科威特吞噬中東油田,企圖稱霸中東,伊拉克要的是一滴滴石油,伊拉克是中東地頭蛇,擋美國財路的刺頭。
  • 了解一下日本最大石油公司:新日本石油ENEOS Holdings, Inc.(JXHLY)
    OIL CORPORATION,成立於1888年)與三菱石油(Mitshubishi Oil,成立於1931年)合併成立日本最大的石油公司,並在2002年6月27日改名為「新日本石油(ENEOS)」。後於2016年8月31日,吉坤控股(JX Holdings)以3,520億日圓(34億美元)的股票,收購日本營收第三大的煉油業者東燃通用石油,合併後的新公司名稱為JXTG Holdings,新日本石油則成為了JXTG能源,再後來於2020年6月改回新日本石油(ENEOS)。
  • 世界正經歷第四次石油危機
    石油價格暴漲引起了西方國家的經濟衰退,美國經濟學家的估計,此次危機使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下降了4.7%,使歐洲的增長下降了2.5%,日本則下降了7%。危機衝擊了舊的國際經濟秩序,石油作為政治武器開始出現。
  • 普京大帝疾呼:必須切斷ISIS石油黑金通道
    普京補充稱,「我們確實需要美國、歐洲國家、沙特、土耳其和伊朗的支持。我們需要集中精力在全球範圍內阻止恐怖襲擊、遏制恐怖主義。我們提議(同美國)就打擊IS展開合作,遺憾的是,被我們的美國同僚拒絕,他們僅僅寄來一張書面說明,上面寫著『我們拒絕你的提議。』但局勢總是瞬息萬變,常給我們以啟示。我認為,現在每個人都已經意識到,只有聯合一致,才能有效打擊IS。」
  • 無視美國制裁,委內瑞拉恢復對華石油出口,趙立堅亮明中國態度
    委內瑞拉恢復對華石油出口為了使得委內瑞拉屈服,美國方面不僅不斷加強對於委內瑞拉的外部施壓,同時也在內部扶持反對派,加劇委內瑞拉的社會分裂。根據相關媒體報導,委內瑞拉石油公司無視美國制裁,重新恢復對華石油出口,根據當地郵輪追蹤器顯示,從今年8月底委內瑞拉石油公司就派出了載有180萬桶原油的郵輪前往中國。
  • 各國石油儲量對比:美國8600萬噸,日本7000萬,中國有多少?
    石油作為「工業的血液」,在如今工業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不可再生資源,石油的儲量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未來國家的發展。今天就來說一說各國石油儲量對比:美國8600萬噸,日本7000萬,那中國有多少?首先我們來說一說世界第一大國美國,美國本身可開採石油資源並不豐富,所以從很早之間美國便已經開始了對石油儲備,截止如今美國石油儲量已經達到了8600萬噸,位居世界第一。
  • 美國是石油出口國,為什麼美國希望國際油價降,而不是漲呢?
    美國雖然是重要的石油出口國,但美國並不希望石油價格上漲,因為石油是和美元捆綁的,如果石油價格上漲,那麼石油將會消耗掉更多美元,這樣不利於美元流入美國,對美國經濟產生不利影響。石油價格暴跌會讓一些相關企業破產,然後美國資本抄底收購控股後,美國再到全世界發動戰爭促使石油漲價,這樣美國就會獲得巨大的利益,這就是為什麼中東地區長年打仗的原因。
  • 全球石油存量排名, 第一名出乎意料, 我國排名「嚇到」我了!
    ,就拿此前的伊朗了來說吧,伊朗境內最大經濟來源就是石油,但因美國制裁了伊朗的石油,導致伊朗境內經濟迅速下降,而石油實際上已經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這一產業鏈也被著稱為黑色產業鏈,站在石油的國土上就相當於站在了金礦上,所有的財富都被坐擁身底,眾人熟知的無非就是沙特、伊朗、以及非洲地區。
  • 全球石油存量排名,第一名出乎意料,中方排名「嚇到」我了!
    據外媒11月20號報導,日前,在國際上靠著石油致富的國家有不少,但能夠得到大國保護的國家卻不多,有些國家不但得不到大國的保護,反而會因為石油的原因引來滅國的危機,就拿此前的伊朗了來說吧,伊朗境內最大經濟來源就是石油,但因美國制裁了伊朗的石油,導致伊朗境內經濟迅速下降,而石油實際上已經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這一產業鏈也被著稱為黑色產業鏈,站在石油的國土上就相當於站在了金礦上,所有的財富都被坐擁身底,眾人熟知的無非就是沙特
  • 庫德武裝拘留土耳其28名間諜,美國全面力挺,提高了石油產量
    同時敘利亞方面報導稱,敘利亞北部的庫德自治政府正在提高其在代爾祖爾省和哈塞克省控制的油田的石油產量。到今年年底,庫德人控制地區的石油產量達到每天10萬桶。大部分石油收入將用於資助敘利亞民主力量聯盟在東北地區的武裝組織,行政管理,醫療保健和教育。據敘利亞方面說,庫德人通過中間人向敘利亞政府出售一些石油。
  • 「石油市場開放的內在邏輯」是什麼?
    加油站數量,通過美國便利店協會的數字來看美國的加油站是15萬座左右。比中國的加油站總數多多了,中國現在一共還不到十萬座加油站。英國2015年加油站的數據是8400多座。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1980年,英國加油站的數量居然有2.5萬座 在日本,1996年一個簡稱「特石法」的法律取消,這標誌著石油市場完全放開了。
  • 終於,美國石油巨頭被迫開始行動!
    三類碳排放埃克森美孚和康菲石油的碳減排計劃均未涉及第三類減排,而第三類恰恰是股東方最為關注的部分。對於先鋒自然資源提出的降低「碳排放強度」的說法,市場認為也無法達到減排的目的。其基於「碳強度」衡量的目標,可以使油公司繼續保持或提高上遊勘探開發,與此同時只需增加一些低碳替代能源就可實現碳排放強度降低。
  • 俄羅斯石油豐富,為何不像沙特那麼有錢?這幾點原因
    根據最新的石油儲量排名數據顯示,沙特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儲量大國,儲量為2664億桶,僅次於南美洲的委內瑞拉;而俄羅斯的石油儲量只有800億桶,排在世界第8位。.其實石油儲量多少這一方面,還不是導致看起來俄羅斯沒有沙特那麼有錢的原因。因為即使石油儲量量再多,也要一點點的開採出來,出口出去,反正原油都很多,一時半會也開採不完。
  • 關於第二次石油危機,這些你可能不知道
    1980年,伊拉克趁亂入侵伊朗,戰爭使得這兩個石油輸出大國的生產完全停擺,國際油價急劇上揚。1979年12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年度價格會議前夜,兩個OPEC成員國利比亞和印度尼西亞同時宣布計劃提高油價,有意促使OPEC保持高油價的現狀。油價的上漲持續到了1981年,此時的石油價格已從原先的13美元/桶漲到了34~36美元/桶。
  • 哀鴻遍野下,全球第一大石油淨賺1600億!
    所以就算第二季度國際各大石油巨頭紛紛巨虧的情況下,沙特阿美石油第二季度依然淨賺65.7億美元,同比下降73.4%;上半年依然豪賺了23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17億元。在沙特阿美公布業績之前,英國石油在二季度虧損達到創紀錄的67億美元之後,於十年來首次削減股息,而殼牌也於四月削減了股息,而這則是殼牌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首次削減股息。再說賺錢能力。英國石油、殼牌、道達爾、雪佛龍、埃克森美孚均等5大石油巨頭無一例外地出現了「集體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