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393 - 美軍雷射武器
作者:雕鴞 / 編輯:冷小軍
投稿,轉載與商務合作,請聯繫potereio
雷射武器看上去很科幻,但它的問世遠比大多數人認為地要早。早在冷戰初期的60年代,雷射武器概念就已經提出了。而到了上世紀80年代,美國和蘇聯都開始針對雷射武器進行實際探索,但受制於當時的技術條件,那些雷射武器原型機絕大多數都成了技術儲備。
美軍雷射武器在測試中擊穿引擎蓋
排除美國人當初幻想的「石中劍」雷射戰略攔截系統不論,當下雷射武器最大的存在意義和發展方向是什麼?當然不是拿它去當戰略進攻型武器,而是作為戰術防空系統。
進入新世紀以來,廉價火箭彈、無人機使得那些傳統的先進防空系統變得非常沒有性價比。例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衝突,巴勒斯坦每發射一枚價值幾十美金的土製火箭彈,以色列可能就得花費價值上百萬的「鐵穹」防空系統攔截彈進行攔截,性價比著實不高。
被雷射命中的無人機
在全世界研發雷射武器的國家中,美國是起步最早的之一。1996年7月18日,在俄羅斯還在貧困和混亂中掙扎時,美國就和以色列籤訂了協議,決定共同研發一款名為「戰術高能雷射武器」(THEL)的車載機動式雷射防空系統。
THEL雷射武器系統
1998年,這款車載式防空系統成功進行首次測試。2000-02年期間,這款防空系統在實戰測試中擊落了加薩走廊發射的28枚喀秋莎火箭彈和5枚迫擊炮彈,開火攔截成功率達100%。
然而,由於這種早期雷射武器採用的是燃燒化學燃料產生的氟化氫化學紅外雷射,這不僅使得它的體型極為龐大,而且造價不菲,同時還會產生大量有毒氣體。最終在2005年,美國決定停止這一項目。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停下了雷射武器研究的腳步。
2010年,奎託斯防務公司獲得了一份價值1100萬美元的合同,來幫美國海軍開發一款艦載雷射防空系統。經過四年的研發和測試,這款雷射防空系統於2014年被正式裝上了龐塞號兩棲船塢運輸艦進行實戰測試。這種33千瓦級的艦載雷射武器在測試中被證實能夠有效地攔截無人機、小型船隻等等,甚至可以攔截來襲的飛彈等高速目標,而有效射程則能夠達到1公裡左右。
美軍艦載雷射武器系統
龐塞號退役後,波特蘭號成功接棒,繼續對該系統進行深度測試。目前,美軍計劃將該系統安裝在未來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和瀕海戰鬥艦上,並且將把功率提升到100千瓦級。當然,受制於成本和可靠性,雖然它理論上算是現役武器,但仍然沒有大批量服役。
在陸基雷射武器方面,2014年時,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推出了一款60千瓦級的車載機動式雷射武器系統,能夠在不使用外部電源情況下滿功率發射高能雷射束來攻擊低空飛行的戰鬥機、無人機和巡航飛彈等等。而通用原子公司的150千瓦級機載高能液體雷射器區域防禦系統也正在穩步推進,目前已經將實際發射功率提升到了120千瓦級。
美軍車載雷射武器系統
在美國規格不一的數十種雷射防空系統項目中,最接近實戰部署的,是雷神公司的陸基高機動性高能雷射器系統。據雷神公司高能雷射器和反無人機系統業務發展總監埃文•亨特介紹,這種小型紅外雷射武器系統採用了高感知能力的混合傳感器,並通過新型鋰離子電池將體型大幅度縮小,從而能夠安裝在輕型機動車輛上,還能通過運輸機甚至直升機運輸。
更重要的是,它在沒有外部供電的情況下,每一塊電池都能發射足以擊落40-50架小型無人機的雷射束,而且充電時間僅需半個小時。目前,美國空軍特種部隊已經開始針對該系統進行測試,用亨特的原話說,就是「它能夠在任何地形、任何環境下工作」,因此非常適合伴隨步兵一同行動。
那麼,回歸最初的問題——美國人的雷射武器真的很落後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就目前來看,美國能夠研發具備實戰能力的60千瓦級(及以下)的幹擾/致盲型雷射武器,同時能夠研發30千瓦級以上的戰術雷射武器,但沒有解決雷射束在惡劣氣象條件條件下不可控的重大技術問題。至於功率超過100千瓦級、用於攔截彈道飛彈和近地軌道衛星的戰略級雷射武器,美國也只停留在技術測試的階段。
正在研發的300千瓦級車載雷射武器系統
總體上來看,美國的雷射武器是世界上測試次數最多、技術積累最豐富的,其多款雷射武器系統已經處於實用化驗證階段,距離批量服役已經非常接近。而埃文•亨特更是直言:「只要參議院願意,我們的雷射武器隨時可以量產服役,它們經過了超過4卡小時的測試,完全具備了實戰能力。」
-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