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手機突然沒信號,或是無故沒服務需警惕。武漢一女子出差遇到類似情形,兩天後發現被冒名補卡轉走手機支付寶上的24萬元。
圖片來源於網絡
記者從武漢市中院採訪獲悉,武漢居民鄭女士2015年6月在廣西北海出差期間,突然出現手機沒信號,無法通話或收發簡訊,以為是手機存在故障,兩天後她回到武漢修理手機時,發現手機卡已被他人補辦,且綁定銀行卡的支付寶帳號被轉走24萬多元。鄭女士隨即報警。
經調查,鄭女士手機突然沒信號當天,嫌疑人謝某持本人身份證及偽造的鄭女士臨時身份證,在中國移動一家營業廳,辦理鄭女士手機卡補卡業務,並隨即在兩天內陸續登陸鄭某支付寶帳號,轉帳24萬多元。鄭女士以營業廳未盡職核實相關信息情況下,補辦手機卡導致支付寶被轉帳,應承擔賠償責任為由,起訴通信運營商。
武漢市中院審理認為,營業廳在為偽造鄭女士臨時身份證的謝某辦理補卡業務中,對臨時身份證是否為有效證件防範不到位,導致謝某補辦手機卡,進而找到鄭女士的支付寶登錄密碼造成損失,運營商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法院同時審理認為,鄭女士在發現手機無信號後,未及時通過電腦登錄其支付寶將其帳戶凍結或掛失,未採取防範措施導致損失的進一步擴大,且其個人安全信息保管不善,身份證信息洩露、手機號服務密碼洩露等也是導致手機卡被冒名補辦、存款被盜刷的因素。法院結合雙方在履行合同過程中過錯程度等綜合情況,酌定通信運營商承擔40%的責任,鄭女士承擔60%責任。
目前,冒名補辦手機卡並實施轉帳的犯罪嫌疑人謝某,已被警方控制。
手機用戶使用行動支付平臺時,切勿向他人洩露身份證、銀行卡等隱私關鍵信息;
一旦遇到手機停止服務等情形,應立即查明原因並及時解綁支付寶及銀行卡;
如發現資金被盜應馬上報案,並保留相關簡訊、通話記錄、資料等證據,以備及時主張權利。
同樣是士兵失蹤,80年前後的變化怎麼這麼大?
又一起!25歲小夥在天津靜海誤入傳銷組織,病重被棄身亡
大快人心!77名電信詐騙案嫌犯被押解回國,最近打擊力度厲害了!
(來源:新華社)
主 編丨楊鴻光 編 輯丨蔡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