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之音」22日報導,有美國務院官員21日透露,該國駐阿富汗大使館已不再使用中國企業海康威視生產的視頻監控系統。報導援引美視頻監控企業人員的話稱,海康威視的攝像頭會向中國傳送信息。海康威視22日在發給《環球時報》-環球網的獨家回應中說,由於該公司在海外市場採用的銷售模式是,經過代理商或經銷商出售給各個集成商,集成商再將產品應用在具體項目和設施上,所以對於阿富汗使館的設備採購情況,公司並不清楚。但海康威視高度重視產品的網絡和信息安全,並嚴格遵循商業公司的邏輯開展經營活動。
「美國之音」中文網相關報導截圖。
「美國之音」報導稱,為了防盜,美國在喀布爾的大使館曾用該公司的攝像系統監視非敏感的電氣室。視頻監控行業信息網站IPVM公布的一份美國政府文件顯示,2016年8月,該使館曾建議只採購海康威視的兩款視頻監控產品。但美國國務院官員21日說,這項採購計劃已於2016年9月被取消,所有此前安裝的攝像頭都被拆除。
《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注意到,「美國之音」中文網22日的報導稱,目前尚不清楚美國駐阿使館拆除中國產監控儀器的背後原因。但該媒體英文網站關於此事的報導說,美國視頻監控設備公司的人員指稱,海康威視的攝像頭會向中國傳送信息,中國政府可以在任意時間登陸任意攝像系統,該公司還可能在生產過程中設計了一個「後門」,讓生產商得以實施遠程監控。不過就連IPVM總裁約翰·霍諾維奇也承認,「目前尚未找到任何證據顯示這些攝像頭在把信息回傳至中國,也沒有所謂『後門』的證據」。
海康威視官網首頁截圖。
海康威視22日在發給《環球時報》-環球網的回應中說:
這是西方某些媒體對我中國公司毫無根據的臆想和漫無邊際的猜測,甚至個別海外小眾媒體借勢炒作、博取眼球。事實上,這類產品都是在相對封閉、安全的專網環境中運行。公司高度重視產品的網絡和信息安全,持續增加產品安全性能研發投入,組建專業信息安全團隊,成立了專業的測試團隊,不斷提升產品和系統的安全性能。
據了解,海康威視的產品曾在北京奧運會場館、巴西世界盃場館、義大利米蘭國際機場等重要設施中廣泛使用,已經連續五年蟬聯IHS全球視頻監控市場佔有率第1位。
「美國之音」還針對海康威視的「背景」稱,其與中國政府的緊密關係也引發美國監控業界對其產品的安全擔憂。為了表明這種疑慮的普遍性,該報導說,世界著名視頻監控軟體公司、總部在加拿大的Genetec最近也宣布,他們將不再為海康威視和華為提供免費技術支持,因為部分國家政府和客戶認為使用這兩家公司的產品「太過冒險」。
對此,海康威視22日回應說,該公司是一家獨立運行的公眾公司,具備科學的全球化治理結構,股權多元化。
中國信息安全雜誌社副社長秦安在接受《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採訪時說:
中國政府和企業對美國的私密空間進行監控」是美國社會一種司空見慣的想法,但對於中國政府來說,目前根本不具備通過企業來監視美國政府和社會的能力,也不存在這樣的治理體系。西方某些人的這種「臆想症」是對中國企業的偏見和打壓。
來源:環球時報
往期精彩回顧
如此殘忍的小學課本,怕只有「伊斯蘭國」編得出來……
TPP群主退群了,奧寶寶的「遺產」成了一個P?
「實誠」的杜特爾特,給中國設下一個「暗藏的陷阱」……
發動「廢幣戰爭」的莫迪,50天後會有怎樣的結局?
這頂「領導世界」的高帽,怎麼突然就戴中國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