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時代,手機玩遊戲越來越方便,各種重度遊戲恨不得玩家時時刻刻都在掛機,除了沉迷帶來的一連串問題,玩遊戲真的一點好處沒有嗎?
據日媒報導,日本神奈川縣的久裡浜醫療中心於11月27日發布了最新也是首次數值化日本遊戲沉迷社調報告,根據對10~29歲的青少年男女多達9000人的訪問調查顯示,可以被稱為嚴重遊戲沉迷的假日每天超過6小時者比例佔12%。
日本神奈川縣的久裡浜醫療中心是日本厚生勞動省官方指定的治療遊戲沉迷症的醫療中心,之前隨機抽出9000名10~29歲的青少年男女作訪問調查,話題就是平均一天玩多少個小時遊戲。
結果顯示,85%的受訪者表示過去一年都玩過遊戲,其中高達八成比例的玩家主要使用手機,至於遊戲時間平時不到1小時的佔40.1%,假日佔25%總體比例最高,而被認為「遊戲沉迷」症患者標準的假日每天超過6小時者佔12%的比例。
專家表示,假日每天超過6小時沉迷遊戲者中表示腰痛或者頭痛的身體不適的佔比為40.5%,而引發睡眠障礙或者抑鬱症等心理疾病的也佔37.2%,神奈川縣的久裡浜醫療中心院長樋口進表示,雖然社會各界認為遊戲沉迷症患者比例不低,不過本次調查是首次數值化展示。
據美國加州大學神經生物學和行為學系進行的一項新研究表明,認知能力和記憶力明顯下降是衰老過程中的一部分。但是,玩遊戲可以幫助成年人(無論年齡大小)改善其海馬體的記憶能力。
之前有研究已經發現,改變生活環境可以對患有與年齡有關的認知能力下降的動物產生積極的影響。根據同樣的動物研究,現代遊戲的大型開放世界可以取代前面提到的「環境丰容」的生活環境,取得積極的結果。那種沉浸式能讓人身臨其境的遊戲,尤其是具有豐富遊戲內環境的開放世界遊戲,可以幫助成年人長期應對認知能力下降的問題。
遊戲對抗記憶喪失的方式在不同年齡段有所不同。年輕人可以通過玩身臨其境式的開放世界遊戲來提升記憶力,而老年人則可以通過玩四個星期(28天也就是一個月)的遊戲來改善他們的海馬體記憶力。在最初的一個月之後,這些記憶力的改善效果最多可以再保持一個月。因此,加州大學的研究重點介紹了玩身臨其境式的開放世界遊戲會如何幹預與年齡有關的認知能力下降。
另外,另一項最新研究指出,遊戲本身並不上癮。但是被大量報導(或錯誤報導)的遊戲成癮源於三個重要因素:玩家的年齡,衝動性和投入的遊戲時間。研究指出,年輕的玩家遊戲的時間更長,並且在出問題的概率上更高。該研究得出結論,導致成癮的遊戲概念可能是錯誤的,因此必須考慮其他因素。
(編輯:張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