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網絡上流行的一張
「全國壓歲錢地圖」引發網友熱議,
天津人當時平均1000元的壓歲錢水平,
位列全國前茅!
(詳情:全國壓歲錢地圖出爐!天津每個紅包1000元!你今年要發多少紅包?)
近日,「全國紅包地圖」的發布機構
再度發布一張
「全國反向壓歲錢地圖」,
天津以2000元,
位列全國第八
孝敬長輩的能力再獲網友點讚。
該機構解釋:「反向壓歲錢」
指的是晚輩給長輩的紅包。
在這張地圖中,廣東人與上海人今年春節發給長輩的紅包支出高達3500元,另外,北京、浙江排到了第二梯隊,人均紅包總支出3000元;名列前茅的還有江蘇、福建、湖南,都在2500元這一檔位;天津與湖北、重慶等在2000元一檔。
受訪的幾位天津人也都覺得並不意外,甚至表示可能實際給出的紅包數額會更高。
「每次春節回家都會給爸爸媽媽紅包。」家住河西區的天津市民張先生表示,自己一般都會把年終獎全部給爸媽。對於狗年春節給父母的紅包數額,張小姐表示自己今年包的是五位數以上。
「今年工作第一年,回家給爸媽報了千元紅包。」剛剛工作的女孩劉小姐表示。
「錢多錢少是一回事兒,心意要到的。」彭小姐認為可以以此表示孝心。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表達愛與關懷的途徑有很多種,沒有必要對於紅包的金額做過多的攀比。網友「愛在歸途」就表示,給父母包春節紅包是物質上的關懷,更呼籲現在的年輕人可以多給老人一些陪伴與心理上的安慰。
有意思的是,該份表單顯示,對於紅包出手最大方的並非「70後」、「80後」這些正處於家庭「頂梁柱」年齡段的人群,而是「50後」。數據顯示,「50後」給出的單個紅包的平均金額為1120元,「70後」、「80後」則分別為860元和920元。
數據還顯示,記帳人群中女性用戶發出的單個平均紅包金額明顯高於男性,而在發出的紅包數量上,由女性發出的紅包數量也佔到了60%。
另據該理財平臺發布的春節帳單顯示,今年春節期間的人均支出高達5000元,其中,紅包支出佔春節總體消費的45%,人均紅包支出達2223元。
商報君覺得,
紅包代表的是一份心意,
錢多錢少無須在意。
孝敬長輩的方式有很多種,
紅包地圖只是娛樂,
大家笑笑就好。
你過年給爸媽紅包了嗎?
來源: 南方日報、新浪微博等
新媒體編輯: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