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近期去過公園路,或許能遇見一場即興的秋日薩克斯獨奏。《我愛你中國》、《我和我的祖國》、《歌唱祖國》……在薩克斯大師胡建國的演奏中,薩克斯的音色如紅酒般醇厚透亮,漸漸聚攏周圍的人群,優雅地拉開古街傍晚的序幕。
快閃是當下最為流行的行為藝術之一,指多人相聚某地,出人意料地呈現一場藝術表演,然後迅速離開。自新五馬步行街開街以來,這種表演形式便層出不窮,30餘場快閃表演接連驚豔亮相,藝術的靈魂與歷史的底蘊相碰撞,受到廣大市民的一致好評。
文脈因傳承而延續,因包容而致遠,在新五馬步行街亮相的快閃表演中,充分彰顯了文化的多元性與包容性。在儒英坊前,有現場魔術表演、民謠樂隊秀、小提琴演奏、童聲合唱、少兒街舞表演、少兒京劇聯唱;在公園路上,有商家組織的店鋪快閃,包括外籍留學生演唱溫州方言歌曲《溫州是個好地方》、傳統漢服秀、變臉藝術表演等;在五馬街,有充滿異域風情的烏克蘭樂隊現場演奏、「拉非客」手鼓舞蹈演繹以及現代街舞快閃。
▲老城牆下,溫州市少藝校管弦樂隊快閃表演
▲公園路西入口,女子樂坊傳統樂器表演
▲五馬街店口,「拉非客」國際演繹團隊舞蹈手鼓演藝
▲公園路鄰舍小酒館前,外籍留學生溫州方言歌曲《溫州是個好地方》
▲五馬街西入口,街舞快閃
▲街頭薩克斯即興演奏快閃
溫州被稱為中國的「南戲故裡」,古戲臺是傳統戲曲演出的重要載體,是老一輩溫州人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公園路改造提升工程中,便仿照民國時期城隍老照片,搭建了一座古戲臺,這座古戲臺完全採用木結構工藝施工,戲臺簷頂內部裝飾的九級藻井,代表制式最高的戲臺。
老戲臺一躍成為溫州傳統文化表演的重要陣地。舞獅、京劇、鼓詞、皮影戲、古琴、琵琶……傳統文化精華在戲臺上熠熠生輝。國慶期間,還特邀「梅花獎」得主方汝將導演,溫州市越劇演藝中心、溫州戲劇家協會演員演出,為戲臺量身定製四大經典南戲精華版,滿足了許多老戲迷的「戲癮」。
除了藝術表演外,還存著在特殊的快閃「走秀」。報童、賣花女、橄欖小販、糖葫蘆小販等老行當,在公園路上重現身影,「叫賣」手中的貨品。此外,成群結隊的漢服巡遊以及中西合璧式的錦衣衛巡查,呈現出千年華夏傳統民族服飾之美,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公園路上,安保人員與「錦衣衛」中西合璧式巡查
入夜,盞盞紅燈籠亮起,燈光與人影共同勾勒成一幅綿長的古街畫卷。東甌千年的歷史,綴飾著現代快閃藝術的點點星光,令市民遊客流連於此,回味千年。
來源:溫州鹿城發布
資料:鹿城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亦慧
編輯:芸芸
責編:雪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