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之聲(ID:zgzs001)、法律講堂(ID:yunlvshi)
日常生活中,想必不少人都有用過微信紅包和微信轉帳的功能。但使用微信轉帳時,你可得小心了,如果轉錯帳的話,想要拿回錢可能就沒這麼簡單了。近日市民楊先生通過網上報料,向記者講述了他微信轉錯帳的經歷。
(建議WIFI環境下觀看)
楊先生告訴記者,此前他通過一評估公司辦理業務,打算通過微信轉帳2000元評估費給對方,但沒想到轉錢時,突然彈出另外一個聊天窗口,結果楊先生一時大意手速太快,將錢轉給了另外一個人。
楊先生說,發現轉錯後,他立刻跟對方解釋稱轉錯了,讓對方將錢退回給他。對方開始答應轉回給楊先生,隨後接收了轉過去的錢。不過,楊先生等了幾分鐘,對方仍然沒有把錢轉回來,所以他多次發信息催促,但始終無果。
一般來說,加微信的都是自己的親朋好友,那楊先生轉錯的錢拿不回來後,他為什麼不打電話或上門找對方要求退還呢?對此楊先生說,其實他根本不認識那個微信好友。
楊先生介紹,被對方拉黑後,他嘗試找朋友打聽那位微信用戶的信息,但沒有得到有用的信息,找朋友去加她好友,也沒有通過。轉錯的錢拿不回來,楊先生對此顯得十分無奈。
那麼楊先生是否可以通過微信投訴拿回自己的錢呢?記者隨後撥打微信客服進行詢問,客服人員說,轉錯帳後,用戶可以跟對方進行協商,而如果被拉黑的話,可以通過警方找平臺索要對方的身份信息,再溝通協商。
對於楊先生微信轉錯帳的遭遇,有律師表示,如果對方明知楊先生轉錯帳,接收錢後拒不返還,就屬於不當得利,如果涉及金額較大的話,還可能構成非法侵佔刑事犯罪。
現在,很多人都習慣用微信、支付寶等在線轉帳,可有時候手一快,就會出現失誤。
遇上微信轉錯帳這樣鬱悶的事,該怎麼把錢要回來?司法部註冊律師、河北省地稅局公職律師、豐潤地稅稽查局副局長董秀豔專門做了解答。
及時與對方溝通
對於收款人來說,這筆「飛來橫財」屬於不當得利。根據《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規定: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 如果發現微信轉帳有誤,事主應該及時聯繫對方,說明情況,要求對方退還,對方負有返還的義務。
微信朋友圈多是熟人,一般情況下問題能夠得到順利解決。
溝通不成,起訴對方
如果對方拒不退還,事主可以以不當得利向法院起訴對方。
需要提醒的是,按照相關法律規定,不當得利糾紛的管轄法院是被告住所地,事主所在地的法院是沒有管轄權的,因此需要到被告戶籍地或者經常居住地法院起訴。另外,一定要注意保存好微信轉帳記錄和銀行卡明細,這可以作為證據提交。只要事實清楚、證據完整,事主可輕鬆勝訴,追回自己的損失。
不知對方身份信息怎麼辦?
起訴的前提是需要明確被告的姓名和身份信息。目前,微信並非一定需要實名驗證註冊使用,所以在微信朋友圈,確實也有一些好友的身份信息事主並不確切知道。遇到這種情況,就要費一些周折了。
如果對方是以手機號碼註冊,可以嘗試通過手機號碼找到其身份信息;
如果這種方式依然不能確定對方身份信息,可以嘗試跟微信後臺溝通,尋求工作人員幫助。
順便要說明的是,微信轉錯帳的受害人,是因自己的過錯而造成的損失,網際網路企業並無過錯,因此是無權要求網際網路企業賠償損失的。
據了解,央行日前發布的《關於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規定,從今年12月1日起,個人通過自助櫃員機轉帳的,在發卡行受理後24小時內,可向發卡行申請撤銷轉帳。但對於自己轉錯帳的,並沒有辦法撤銷。
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人通過微信等工具轉帳。微信轉帳雖然方便,但是轉帳前一定要反覆確認對方身份再進行操作,免得錯轉後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損失。
綜合經濟生活報導、唐山勞動日報、法商之家(ID:lawbusiness)
本期編輯:田豐、胡程遠
覺得不錯,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