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北京時間2月13日22時07分(當地時間2月13日23時8分)在日本本州東岸近海(北緯37.70度,東經141.80度)發生7.1級地震,震源深度50千米。
2月14日,日本氣象廳將宮城縣和福島縣地震震級從7.1修改為7.3級,震源深度修改為55千米,超90萬戶居民停電。據日媒報導地震已造成福島縣和宮城縣等地超150多人受傷,但目前為止0人死亡。
因為此次強震的中心在福島,這就不得不讓人想到了2011年的311東日本大地震和福島核電站事件,這場災難當時直接導致了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了核洩漏事故。
目前,日本政府已針對此次地震設置了官邸對策室,正在就受災情況等進行信息收集。東京電力公司表示,福島第一核電站和福島第二核電站在可視範圍內目前沒有觀測到異常,相關人員正在確認詳情。
日本官方發布地震情報
2021年2月13日22時17分,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發布海嘯信息。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根據初步地震參數判斷,地震可能會在震源周圍引發局地海嘯,但不會對日本沿岸造成影響。
日本處於全球知名的地震帶,但就算地震襲來,也很少會出現大面積房屋倒塌的情況,這和日本的建房家裝工藝絕對是密不可分的,其先進的技術及精細的工藝確實值得很多國家學習。
日本《建築基準法》中明確規定,對建築物的耐震性要求較高,在房屋建造時,就要符合耐震標準。
圖源:Google
隨著時間的推進,日本也會迭代自己的耐震技術,建築物「耐震性」越來越高,這也是即使遇到7.3級地震也能保證民眾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
日本幾乎沒有磚房,房屋建造基本以輕型材料來代替,公寓等採用的是輕型牆面材料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既安全抗震又節省能源。
目前日本的建築,在抗震方面基本上分為3類:耐震結構、制震結構以及免震結構,通過在建築物內部安裝減震器等減震部件、安裝減震裝置分離地基和建築物等各種方法來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
日本新的《建築基準法》中表明,住宅、樓房的抗震標準必須達到經得住6~7級地震搖晃而不會坍塌的級別;高層建築必須能夠抵禦芮氏7級以上的強烈地震;商務樓等人員密集場所要求能經歷8級地震不倒,使用期限能超過100年。
所以,如果你在日本住的房子是新房的話,在地震來臨的時候還是在屋內找一個空間小、堅固不易坍塌的地方待著,反而比慌亂外出更安全些。
我們在國內遇到水管、廁所漏水等可以說是很正常的事情吧?然而在日本,漏水的房子真的很少見。日本人對房屋的各種管道、電路、水路的鋪設安排是非常嚴格的,房地產公司蓋房後也會進行嚴格的房屋產檢,品控做得相當好。
與我國不同的是,日本的房子主要由製造企業而不是建築隊來建造,大多數都是像三菱、住友、大和、豐田、三井等大手企業,所以性能設計可以得到保障。並且就算你是買新房,也不需要自己進行裝修,這也能保證房屋的安全性不被破壞。
日本人的工匠精神,應該是在全世界都被人稱道的吧!這種精神在房產行業也得到了發揮,日本人不光在蓋房子的時候把控每一個細節,在後續的房屋修繕維護上更是做到了極致。
很多在日本住公寓的小夥伴們應該知道,每個月除了必交的房租,還需要交一個管理費和修繕費的固定費用,而日本的物業可不是收錢的擺設而已,他們會派專門人員對建築物進行預防性的定期維護,而不是等出現了問題再想辦法去補救。
像日本住宅的電梯使用壽命一般是20年左右,供水管道的壽命一般在25年左右,這些平時的定期修繕和維護,也是日本公寓使用壽命長的秘訣。
所以,日本的地震保險系統非常完善,若投資者想要獲得安心,完全可以為自己的房屋參保,從而得到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