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證明:不含酒精的消毒液也一樣有效果

2021-02-11 華文報

根據美國楊百翰大學科學家一項發表在《醫院感染雜誌》上的研究表明,無酒精消毒液從表面清除新冠病毒的功效與含酒精的產品一樣有效。

在該學術機構的說明中提到,研究人員用苯扎氯銨和三種商業消毒劑-含季銨化合物(無酒精消毒液中常用的物質)處理了病毒樣品,發現在大多數情況下在15秒鐘內消除了至少99.9%的病毒。

根據這項研究,四種製劑中的三種在接觸後15秒鐘內即可「完全」滅活病毒,甚至用水稀釋也是如此。因此,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季銨化合物使新冠病毒迅速失活,這使其在控制醫院和社區中的傳播方面具有潛在的用途。

研究人員表示,我們的結果表明,無酒精消毒液同樣有效。因此,我們甚至可以使用它來控制新冠病毒。這些不含酒精的產品比含酒精的產品具有優勢,並且受到美國衛生當局的推薦。

我們會第一時間把最新消息通報給大家

更多精彩內容

1. 錢給了, 牙醫卻跑路了怎麼辦?

2. 通知!Mercadona, Lidl, 家樂福等超市紅日營業時間表

3. 馬德裡的低稅收, 吸引了更多公司和勞動力

4. 只需1小時!科學家可通過血液檢測出新冠病毒

5. 注意!Andalucía限制措施延長48小時

6. 無明顯副作用!Moderna公司疫苗可產生的新冠抗體比感染者更多

相關焦點

  • 洛娃兩款低溫消毒液上市 成功破解冷鏈食品外包裝消毒難題
    中新網1月18日電 18日,國家衛健委全國消毒產品網上備案信息服務平臺顯示,洛娃低溫型季銨鹽消毒液(Ⅰ型)和洛娃低溫型季銨鹽消毒液(IV型)已獲國家備案批准正式上市。這兩款低溫型消毒液將有效解決中國冷鏈食品外包裝消毒難題。
  • 專家警告:不要把含酒精的乾洗手液放在溫度很高的車裡,可能會引起爆炸
    新冠疫情下,很多人都會把含酒精的乾洗手液放在車裡,但是這樣做是有潛在風險的,尤其是夏天到了,溫度越來越高
  • 次氯酸鈉消毒液在日常保健中的效用及用法
    2.用稀釋50-100倍的消毒液浸泡毛巾、浴巾、內衣、內褲、襪子(無需加洗衣粉)20分鐘,即消毒殺菌又清爽無味。(若有怕漂白的物品,可加大稀釋倍數,時間延長) 3.皮癬、腳氣、灰指甲、脂溢性皮炎、頭皮屑或頭皮發癢,用次氯酸鈉消毒液塗抹、浸泡、衝洗等方法,有非常好的效果。
  • 免洗手消毒液必須這麼用才有效,太多人不知道了…
    春節假期即將到來,疾控專家提醒,平日在生活工作中要注意:①在外勤洗手,用流水洗手;②開窗勤通風,避免使用內循環通風系統;③外出就餐應避免大規模聚餐;④就餐時避免使用交叉餐具;⑤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時儘量保持
  • 最新研究證明:防護面具face shield對新冠防護作用甚微
    研究表明,被新冠病毒攜帶者釋放的微小空氣飛沫可以100%穿過護目鏡。一項研究警告說,塑料面罩無法阻擋攜帶者釋放出的微小飛沫。
  • 新研究:根除幽門螺桿菌,2個藥就可以,效果好而副作用少
    四聯療法總體療效不錯,但也有一些患者由於吃的藥物過多或者存在藥物不良反應就沒有堅持吃夠療程造成根除效果不佳。在2020年12月的第二屆上海陸家嘴國際消化內鏡高峰論壇上,有專家分享了根除幽門螺桿菌的高劑量二聯療法,認為2個藥物高劑量服用就同樣能達到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效果,那麼這個高劑量二聯療法到底是什麼?
  • 大麻對老年人影響最大:研究證明,好處太多
    關於大麻的爭論由來已久,合法與不合法大麻一直都存在。最近又有醫學研究證明,大麻對老年人來說還是有很多好處的。美國加州迪士尼附近一個退休社區,50餘個老年人到社區門口集合,有的拄著拐杖,有的是靠助行器走路,他們要坐車去提供大麻的活動站,參加娛樂活動和預訂下月使用的大麻。
  • 科技|韓研究:鐵釘菜提取物有預防老年痴呆的效果
    研究組稱,按濃度使用鐵釘菜酒精提取物,觀察β分泌酶活性抑制效果,結果發現:鐵釘菜酒精提取物有抑制乙醇提取物、醋酸纖維分離物、丁醇分離物中β分泌酶活性的效果。並且,鐵釘菜提取物能抑制AChE酶的活性,從而抑制腦中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濃度的減少。
  • 最新!可用醫保買口罩酒精消毒液!口罩預約入口看這裡!
    為切實減輕疫情防控期間城鄉居民購買口罩、酒精消毒液的個人負擔,經研究決定,我市在疫情防控期間將口罩、酒精消毒液納入醫保個人帳戶支付範圍。即日起至疫情結束之日,群眾購買口罩、酒精消毒液可使用本人醫保個人帳戶予以支付。請各地各有關部門抓好貫徹落實。贛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疫情期間口罩哪裡買?
  • 84消毒液搭潔廁液變毒氣?小心消毒變「製毒」!
    84消毒液,吸入兩者混合產生的氣體後導致搶救無效死亡。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名偵探柯南》,  其中有一集就講述了一個類似的故事... ...  片中的姐姐最終並沒有使用兩種液體混合的方式,殺死自己的妹妹,然而,就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卻有人誤打誤撞,竟而釀成慘劇。
  • 諾麗酵素:諾麗酵素解酒效果的研究報告
    感謝江南大學赫玉潔的研究報告不了解諾麗果的人一般都不知曉諾麗果的功效與作用,作為一種熱帶水果,諾麗果的功效與作用不是簡單的一二點就能概括的,因為它的功效與作用有很多很多。二、諾麗果可以協助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作用,1992年著名植物學家伊撒貝勒.艾波特博士,通過實驗證明諾麗果對糖尿病、動脈硬化、高血壓等疾病有抑制效果。諾麗果中一種叫做7-羥-6-甲氧香豆素的物質可以幫助擴張血管,減輕心臟負擔。三、諾麗果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包括痛風、關節痛、女性生理痛、胃痛、頭痛、癌症疼痛等)。
  • 75%酒精噴霧又方便效果又好?專家:一旦燃爆比著火還危險!還可能中毒……
    大慶市第五醫院感染管理科科長萬江說:「目前市民普遍使用的消毒液主要有84消毒液、酒精和泡騰消毒片,在這裡提醒廣大消費者,使用前一定要了解其性質,並要仔細閱讀注意事項。」目前,市場上購買的「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5~6.5%,相當於50000mg/L。在實施消毒前,需要根據被消毒物體的特點進行稀釋。
  • 最新研究:漱口水可以消滅新冠病毒?!網友:你是藥房派來的臥底吧?
    最近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漱口水可能不僅有助於清新口氣和減少蛀牙,還可能有助於消滅COVID-19病毒。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你應該瘋狂地到超市裡購買漱口水,然後囤積起來,就像今年3月的衛生紙搶購大戰一樣。雖然這個研究還沒有在那些已經有COVID-19病毒的人身上進行測試,而且這個研究還在初步階段(未經過同行審閱),但是推動了「漱口水是一種有效殺死COVID-19病毒以及其他相關病毒」的研究,研究前景非常光明。
  • 新一代消毒產品:食品級次氯酸消毒液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款新一代的消毒產品:次氯酸消毒液!由人體(哺乳動物)中的白血球細胞自然分泌出來,用以保護、治療和殺菌的物質,免疫系統(白血球)是殺菌的主力,是一種有效對抗入侵細菌、真菌和病毒的強效氧化劑。2002年, 弱酸性次氣酸水先後被日本厚生勞動省與美國國家食品藥物管理局(簡稱FDA) 認定為食品添加物。
  • 最新研究發現:現代男性的精子數量在急劇下降,原因為何?
    原標題:最新研究發現:現代男性的精子數量在急劇下降,原因為何?     小的時候,我們總有很多兄弟姐妹,但是到了長大以後,我們自己成了家了,我們都會只生育一兩個,很多人會說,這不是要符合國家政策計劃生育才這樣子的,但實際上如果不限制於這個條件,或許很多人也很難生育出那麼多個,這不是單純的因為我們養不起。
  • 研究:800人誤信治新冠假訊息喪命
    (星島日報報導)根據發表在《美國熱帶醫學與衛生期刊》的研究,因為社交媒體上的假消息,今年一月至三月間,全球至少有八百人因新冠病毒的假訊息身亡,另有五千八百人送院。許多人的死因是喝下甲醇或含酒精的清潔劑,誤以為飲用這類產品可以治療新冠肺炎,還有許多受害者是根據失實的消息和資訊,以為吃大量蒜頭或維他命可以預防感染,甚至有人喝牛尿。研究人員警告,這樣做非但不能對抗疫症,反而可能會嚴重損害他們的健康。
  • 99%的國人不知道的日本最新美容神器
  • 聽了「喝消毒液可以殺死新冠病毒」,真有人去試了試
    如果這只是一句網絡謠言,完全可以被當做玩笑,忽略不計。事實上,這樣的擔憂是有意義的。有人敢說就有人敢做,一個外國大哥就真就開了一瓶消毒液,像喝酒一樣十分豪邁的喝了起來。值得慶幸的是,雖然有一些人將攝入消毒液信以為真,但大部分人還是理智的,並沒有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熱衷於反諷的網友,則是藉此機會在網絡上瘋狂輸出,貼出各式各樣的消毒液用法。比如將消毒液P在吊瓶上:
  • 84消毒液和潔廁靈混用可致死?
    日常生活中,不少市民在清潔衛生時常會用到潔廁靈和84消毒液,在超市裡,這兩種清潔用品也常擺放在一起銷售。不過,最近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中有一條消息引起了大家的困惑,說的是「潔廁靈與84消毒液混用,會產生氯氣,可致人死亡。」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畫面)微信朋友圈中有這樣一則短文,文中說,「王女士正在清潔自家的衛生間馬桶,在倒入潔廁靈後隨手將84消毒液也倒入其中,沒想到打掃完畢走出衛生間後,突然暈倒,被送往醫院,診斷為氯氣中毒,經搶救無效死亡。」這兩種清潔劑混用真能致人死亡嗎?
  • 乘坐火車不能帶酒精消毒液
    當天上午,柳州火車站安檢通道的工作人員從一名女性乘客的行李中發現了三瓶酒精消毒液。女子說,攜帶消毒液,是出於帶孩子乘坐臥鋪的安全考慮。 (臥鋪)有人坐過的話就噴一下 消一下毒 那些被子也消一下毒  疫情在的話 大家都害怕是吧        當天還有一名男乘客攜帶了400毫升的大瓶酒精消毒液,也被扣了下來。民警提醒,治安管理處罰法條例明確規定,攜帶易燃易爆物品進站上車,不僅違禁品要被扣留,當事人也有可能被拘留。鑑於疫情期間情況特殊,公安機關對兩名當事人進行了批評教育,沒有實施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