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倫敦經典的羅馬式城市風格被一座拔地而起的碎片「撕裂」,它如同一塊尖利的水晶,從地底刺穿而出,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這座大廈就是新晉西歐之巔——The Shard。下面就讓小編來帶領大家欣賞一下吧~
碎片大廈,也被稱為倫敦橋大廈,是一座72層樓高的多功能摩天大樓,位於泰晤士河南岸的倫敦橋車站旁。該項目是由倫敦市長 Ken Livingstone 肯李文斯通在城市願景規劃中提出,這也是響應他鼓勵在倫敦主要交通節點進行高密度開發的政策。這種具有可持續性發展的城市擴建項目同時也要依賴於鄰近的公共運輸設施,這樣就會減少汽車的使用,並有助於緩解城市的交通擁堵。
大樓的外觀是8由個傾斜的玻璃幕牆組成,而「碎片」則定義了建築的形狀和視覺效果,它將建築的外牆分割成了不同的尺寸,並以不可預知的方式反射光線。在這些碎片之間的縫隙處或是「裂縫」處,還能夠為冬季花園提供自然通風。而碎片上使用的白色玻璃則給了該大廈一種輕盈的感覺,並且隨著周圍天氣的變化,碎片的顏色和狀態也都在跟著變化。
這是一座集住宅、辦公樓和零售店於一體的綜合大樓,也是一座每天24小時都在運轉使用的建築。該大樓採用的修長金字塔形狀也是因為要符合它的綜合特性來決定的:大樓的底層為辦公室;中間的樓層為餐廳、公共空間和酒店;上層部分為私人公寓。而大樓最上面的樓層是一個公共觀景廊,這裡的高度為240米。這樣的設計讓這座塔樓頂部的塔尖逐漸變細,最後消失在了空中——這就是倫佐·皮亞諾建築工作室(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在設計該大樓時的一個特別重要的細節,因為這會讓這座建築在倫敦的天際線上顯得更加的引人注目。
碎片大廈的整體形態是下寬上窄,最後頂部的塔尖漸漸消失在空中,就像16世紀的小尖塔或高桅橫帆船的桅杆。建築的形式以倫敦具有歷史性的尖頂和桅杆為基礎而設計。皮亞諾運用了精密複雜的玻璃幕牆,這個極富表現力的建築立面由成角度的窗玻璃組成,同時反射光線,改變天空的變化模式。這種立面處理可以讓建築形式根據天氣和季節的不同而發生改變。
碎片大廈驚人的高度和前衛設計體現了設計者和建造者的雄心和志向,那就是建造一個與眾不同、特立獨行的建築。但是他們的苦心很難被保守的英國人所理解。因為在大多數英國人的心目中,倫敦整體的城市風格應該是羅馬式的,而碎片大廈的建成無疑將破壞這種經典的整體風格。儘管遭到質疑,大廈開發商代表塞拉認為,從這裡能一眼望盡這個城市超過千年的歷史,大廈將會改變倫敦,而且擁有長久的影響,不是一天兩天,而是「幾個世紀」。
本期欣賞就到這裡啦,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