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當天,李若玹提早就來到了約定的採訪地點。初次見到她,扎著一個馬尾辮,微笑著和我們打招呼,讓人不自覺得想要靠近,鄰家小女孩來形容她絲毫沒差了,而且還是那個大人口中「別人家的女兒」,實在是有點優秀。
專訪視頻戳↓↓↓
但是李若玹已經出道很久了,是臺灣的一個小童星,從小就開始發展起了自己的事業。她是家裡的乖乖女,從小被父母捧在手心裡疼愛著。一直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從來沒想過有一天自己也會當一個「北漂」。然而,因為心裡的願望,她離開了那個和大陸隔海相望的臺灣,隻身一人來到了北京。
「我以前是電視臺拍偶像劇的演員。後來接了一個題材是我很喜歡的。以前看電影《滾蛋吧!腫瘤君》,特別喜歡這樣的電影,我也想參加電影展,想拍文藝片。我接的那個是參展的劇本,以後每一個作品也都蠻順利的所以就過來了。」李若玹是一個很大膽的女孩兒,她最愛做的事情就是挑戰,各種極限運動對於她來說都絲毫不會畏懼,甚至會很享受這個過程。
不僅在生活之中,在事業上她也有著一顆勇於挑戰的心。「經歷過臺灣的八點檔生態 ,早上拍晚上播,體驗過這個以後就沒什麼好怕的。」眾所周知,臺灣的節目一向很大膽,拍戲的節奏也很快,突破自己的「底線」,是作為一個藝人的必修課,怕什麼來什麼還必須得面對什麼。「以前上一個節目,會讓大家穿成美少女戰士,然後被整蠱。有時候也會讓你吃一些不敢吃的東西,就像我有吃過鯡魚罐頭,我覺得藝人只要機器一上身就是另一個樣子。」
當她輕描談寫地說著她的這些經歷的時候,如果不是坐在面前,很難想像她是一個從小寵到大的小女孩兒,「寵愛」這個詞彙所對應更多的是可以不用努力就會擁有一切,不需要為了努力的生活而做著自己牴觸或者不喜歡的事情。可是李若玹不一樣,父母的寵愛對於她來說不是物質上的滿足,更多的是心靈的慰藉,她更願意懷揣著這份「寵愛」讓自己做得更好,讓父母因為有她這樣的女兒而驕傲。
其實在這個堅強的身影之下還有一個嬌小的她,身上也藏著一個所有北漂都會有的特質——「孤獨」。
去公司的一個小時車程,好遠;跨省回家十幾個小時的火車,太遠了;那每天都要全國各地來回飛是怎樣的距離?今天白天可能在臺灣,明天晚上就在北京了,說不準睡了一覺就到了沙漠。於是恍惚的一睜眼,李若玹偶爾會靜靜地想三秒:我在哪裡?可是這個好像又是藝人的常態,天上飛、地上跑、水裡遊,哪裡需要就會不停歇的去哪裡。留一絲喘息的機會?不會的。每一次的喘息都是在路途中小憩一下,每一個現場,必須讓自己打起十二萬分的精氣神,因為要給大家呈現出最飽滿的狀態。
但是李若玹有著自己的訣竅「把它當做旅行就不會很難受。」她會把每一次拍戲都當作一次旅行,去體驗不一樣的環境不一樣的人生,然後讓自己的生活儘可能地過得豐富。實在太想家人了,就把父母一起接過來,「只要和父母在一起,哪裡都是家。」
她很樂觀,孤獨這件事情從不是阻礙她的絆腳石,吃苦什麼的就更不用說,因為她從來都不怕吃苦。
未來的日子還有很長,李若玹還要為了自己的願望繼續往前邁進。這個臺灣女孩用她的行動表示著她有多強大,夢想面前,什麼又是事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