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27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喀什地區的疫情防控形勢比較好,到目前為止,這些無症狀感染者並沒有給當地的醫療系統造成多大壓力。但他同時表示,今後當地可能陸續會有新的患者出現,醫院還要做好準備,以優勢的醫療資源來治療這些病人,另外還要防止醫院內部的感染。「只要將這些患者控制好了,我們的社會自然能保持安定。」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楊功煥則認為,疫情是否可控,看的是整個政府、整個社會在防控措施上的執行程度。「只要把首先發現的可疑患者的密接者都找到,做好隔離,及時採取防控措施,基本上都可以認為是可控的。」她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
一位新疆自治區疫情防控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27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喀什這波疫情可以說是一次局部的聚集性暴發。由於目前所有的陽性病例都指向疏附縣,因此,大範圍疫情暴發的機率非常小,更不會再出現原來一天報告100多病例的情況了。 「疏附縣雖然離喀什市區僅15公裡,但病例都和當地站敏鄉三村工廠高度相關,」 這位不具名的專家說道,「這裡不像大城市,有非常大的社會流動性,社區感染的風險較小。」但這位專家同時表示,由於這波疫情的源頭依舊未知,喀什地區的人們還不能放鬆警惕。
這波疫情目前給我們留下的難點是什麼?「其中一點在於,要想搞清楚它的傳播鏈是非常難的。」曾光說道,此次喀什疫情中的患者主要都是無症狀感染者,這比弄清楚有症狀患者之間的傳播鏈要難得多。「如果是有症狀的患者,我們可以通過發病時間,找出誰發病在前、誰發病在後,進而確定傳播鏈,」他說,「但對於無症狀感染者來說,我們不知道誰感染在前,只能通過流行病學調查來分析,其難度是很大的。」
在27日舉行的疫情發布會上,新疆喀什地區衛健委黨組書記李林玉還介紹到,喀什地區需檢測總人數474.65萬人,截至10月27日17時已全部完成全地區全員核酸檢測,除已報告的疏附縣183人呈陽性外,其餘均為陰性。喀什地區其他縣市全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對此,曾光表示,喀什地區能夠做到及早發現疫情,且在情況尚未完全清楚的背景下開展比較大規模的核酸檢測,「其防治策略完全是正確的」。
但他同時指出,現在還要保持謹慎,「現在還是博弈的關鍵時刻,只能說是初戰告捷」。曾光指出,我們要看到勝利的成績,但更應該看到風險,了解喀什這波疫情為什麼能夠傳播。曾光說,病毒不會無緣無故出現,我們不弄清楚這些問題,此次在喀什發生的事就還可能在其他地方發生。
持相同觀點的還有武漢大學醫學部病毒所教授楊佔秋,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波疫情到底是新一輪的本土流行,還是從其他地區來的輸入型感染,目前還不清楚,只有把這個問題搞清楚了,才算真正掌握了控制疫情的主動權。否則,「一個星期或者一個月後,再次出現暴發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曾光強調,我們除了關心喀什地區疏附縣的疫情外,還應關心這一波疫情的「火星」是否會在全國散開。「近期其他地區去過喀什,特別是去過疏附縣的人應該主動做核酸篩查,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不用過度擔心,但是也不可以掉以輕心。」楊功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道,只要我們思想上不放鬆警惕,認真地做好防控措施,按部就班、有序地進行就可以了。
環球時報-環球網 記者 李司坤 劉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