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天津媽祖文化園將正式對外開放

2021-02-13 中華媽祖


感謝您關注中華媽祖!科技視角、人文情懷、大愛精神。我們致力於傳播媽祖精神,促進媽祖文化交流。更多精彩服務請登錄中華媽祖網(www.chinamazu.cn)


記者28日從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獲悉,位於該區的媽祖文化園將於今年9月新裝開業,正式開園,同期將舉辦第八屆中國天津媽祖旅遊文化節,為津臺兩地的經貿旅遊文化交流提供新的平臺。   

位於天津濱海新區的中新天津生態城佔地面積約為30平方公裡,2008年開始建設,計劃用10年左右時間,建成一個人口達到35萬人,綠色建築比例達到100%的生態城市樣板。   

天津媽祖文化園區所在地塊全部通過填海造陸而成。全園佔地3.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600平方米,總投資8000萬元。園內將建全球最高的媽祖塑像、媽祖平臺、媽祖閣、東西配殿、東西廂房等建築群。其中,全球最高的媽祖像已經落成。這尊媽祖聖像高42.3米,共計使用858塊石料,相當於14層樓的高度。   

據生態城管委會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媽祖文化園的主體結構已經完工。根據計劃,9月份正式開園並舉行第八屆中國天津媽祖旅遊文化節。   

距媽祖文化園不遠處的國家海洋博物館正在建設中,預計今年底建成,明年5月開館試運行。(記者毛振華)



相關焦點

  • 【世界媽祖】北高媽祖首次赴臺灣
    12月25日, 當晚媽祖駐駕高雄三級古蹟旗津天后宮,陳主委介紹該廟正在重修,需要3年時間,攜董事會成員親自接待    12月28日,媽祖迴鑾安座北高高洋靈慈廟,法師祈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中華媽祖情,兩岸一家親。
  • 「兩岸媽祖緣 連結文化情」——天津五尊媽祖駐駕臺灣大甲鎮瀾宮,花車成為萬眾矚目焦點
    6月2日晚六點,來自天津的五位媽祖聖像順利抵達臺灣。
  • 【媽祖新聞】大甲媽祖首次駐駕臺北 祈福活動精彩上演
    本次大甲媽祖駐駕臺北將持續到4月底,其間還提供6場媽祖平安宴供信眾訂桌品嘗,並有擲茭大賽、舞臺表演等活動。當晚,臺灣大甲媽祖繞境進香活動在臺中市大甲鎮瀾宮正式啟程。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攝  2019年,大甲媽祖首次駐駕臺北。4月7日,大甲媽祖臺北「行宮」南港區玉成新創中心舉辦祈福儀式。本次大甲媽祖駐駕臺北將持續到4月底,其間還提供6場媽祖平安宴供信眾訂桌品嘗,並有擲茭大賽、舞臺表演等活動。
  • 【媽祖】白沙屯媽祖迴鑾 信眾跟著媽祖走
    感謝您關注中華媽祖!科技視角、人文情懷、大愛精神。我們致力於傳播媽祖精神,促進媽祖文化交流。
  • 【媽祖】媽祖金身巡安湄洲壓軸第十七屆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
    第十七屆「中國·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暨媽祖羽化升天1028周年紀念活動將於10月21-23日(農曆九月初九至十一)在媽祖故裡湄洲島隆重舉行。活動內容包括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換屆選舉、秋祭媽祖典禮、媽祖金身巡安湄洲島、「媽祖情、海絲路」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郵票展、「平安祈福」風鈴季、媽祖文化朗誦會等眾多精彩豐呈的活動。作為本屆媽祖文化旅遊節的重頭戲,媽祖金身攜臺灣鹿港天后宮湄洲媽及本島14宮媽祖巡安湄洲島將壓軸登場。
  • 【世界媽祖】聯合國總部媽祖圖片展
    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選送的紀念「媽祖信俗」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十周年圖片展,在這裡隆重舉行。聯合國世界人民委員會主席斯爾玲(Sherrill Kazan)、中國駐紐約總領館領事顏鵬、程淼,美國國會眾議員孟昭文和紐約市議員顧雅明,美國媽祖基金會負責人朱榮斌、黃明萍,福建湄州媽祖祖廟董事會監事長朱瑞榮,美國至德三德總公所榮譽主席吳志標、《海峽品牌》雜誌社、海洋經濟文化部主編、研究員陳爾全,以及來自中美兩國的媽祖研究學者、媽祖信仰者代表、紐約僑社人士觀看了圖片展。
  • 三月瘋媽祖,天下媽祖回娘家!
    臺灣有句俗話「三月瘋媽祖」。農曆三月是媽祖誕辰,一年一度的繞境進香、媽祖回娘家活動,一般在媽祖生日農曆三月廿三前後舉行,人們都處在祭祀的亢奮狀態,所以人們用「瘋」來形容。2016年4月15日、16日、17日,連續三天來,湄洲媽祖祖廟迎來了閩臺各地的50多家宮廟前來謁祖、省親、進香。
  • 【媽祖】全球最大紅木媽祖像開光 安座莆田湄洲媽祖祖廟朝天閣
    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林國良、湄洲媽祖祖廟董事長林金榜、臺灣鹿港天后宮主委張偉東、高雄慈明宮主委黃土城以及來自兩岸近千家的媽祖宮廟代表齊聚湄洲,共浴媽祖靈光,同祈平安。儀態雍容的紅木媽祖像  22日清晨,在通贊獨特的唱聲中,紅木媽祖像開光儀式開始。現場兩岸媽祖信眾身披金色綬帶,沐手拈香,虔修祖餞,向紅木媽祖行三拜九叩之禮,迎祥納福。
  • 全球媽祖信眾「雲祭」媽祖誕辰1060周年
    今年適逢「海上保護女神」媽祖誕辰1060周年,一場沒有往年盛況卻引發海內外廣泛關注的媽祖春祭典禮在「媽祖故裡」湄洲島舉行。全球的媽祖信眾通過視頻連線,在「雲端」同襄盛舉。上午10點,在典雅的祭典音樂裡,以「同謁媽祖,共享平安」為主題的紀念媽祖誕辰1060周年春祭典禮在媽祖祖廟聖旨門廣場莊嚴舉行。
  • 媽祖迴鑾啦!
    夜明珠重1023.40克,直徑約8.5釐米,之後將永久鑲嵌在祖廟南軸線天后殿媽祖神龕上,以供世人瞻仰。莊志銘表示,「大陸是我的根,我的先祖一樣來自中國大陸,本人也從上世紀80年代就回祖國大陸經商。天后媽祖就成為我這奔波於兩岸遊子的寄託,一如當年我的祖先剛到臺灣時的思鄉寄託一樣。願這枚夜明珠,代表兩岸人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願它永放光芒,照亮兩岸前進的路。」
  • 媽祖出巡的傳說
    傳說某個龍年,也是媽祖換袍之年,鄉眾要舉行媽祖巡遊活動,媽祖賜日是農曆十月十五日和十六日。誰知從十月初八日起,老天陰雨連綿,至十五日上午仍天氣陰沉,可午後卻放晴,待各社頭遊畢才下中雨。十六日也是如此,這天是遊中寨、新和、橋頭、高厝寮等周邊鄉村,出發時還小雨霏霏,可片刻即晴,至畢才又下雨。遊後的十七至十九日,又接連天降大雨至暴雨。
  • 北港媽祖文化推廣工作隊研發媽祖文創品相贈捐血群眾
    華夏經緯網10月30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雲林縣北港鎮北港媽祖文化推廣工作隊結合媽祖信仰舉辦捐血活動,今年研發媽祖旅行箱套、媽祖文青袋
  • 汕頭市第五屆媽祖文化節於今天4月12日(丁酉年叄月十六)開幕了,臚崗搶先看現場,弘揚媽祖精神,傳播媽祖文化,同謁媽祖,共享平安
    島上有一座巍峨雄偉、金碧輝煌的廟宇,供奉著世界聞名的「海神」媽祖。媽祖出生於仕宦之家,是福建晉代晉安郡王林祿的二十二世孫女。是當地的望族。她原名林默,媽祖父親林惟愨,母親王氏,二人多行善積德。一天晚上,王氏夢見觀音大士慈詳地對她說:「你家行善積德,今賜你一丸,服下當得慈濟之賜。」於是便懷了孕。
  • 白沙屯媽祖與蘇王爺及乩童洪萬安老先生的神奇記述
    阿公從廿二歲開始起乩,歷經前後七年(滿六年)漫長而嚴格的按部就班的調訓,直到廿八歲那年,才正式「開口辦事、凡塵救世」,成為正式的乩童。(阿公是白沙屯拱天宮媽祖廟北邊天德宮蘇、邱、梁、秦、蔡五府王爺中蘇大王所採的乩童。)
  • 在5天後的湖東將會舉行媽祖入廟 巡遊等活動等
    在今年2017年12月17日起迎接湖東鎮媽祖入廟儀式在5天後的湖東將會舉行媽祖入廟
  • 萬眾齊聚霞浦松山 隆慶媽祖誕辰
    逾萬名兩岸信眾齊聚素有「媽祖第一行宮」美譽的霞浦松山天后行宮,共同為「海上和平女神」媽祖誕辰1059周年慶生,冀望兩岸和平。來自高雄的陳太驊先生告訴中新社記者,這是他第二次來到松山天后行宮參加慶生活動,媽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信仰,更是兩岸同胞聯繫的紐帶,通過媽祖活動,讓我認識更多的大陸朋友,希望媽祖能保佑兩岸和平。
  • 海祭媽祖大典 | 賢良港海祭媽祖 千年信俗新傳承
    ,齊聚賢良港「三炷香」海濱,舉行海祭媽祖大典,這已是我院第4次參演大典,並精選200餘名志願者參演大典,共同緬懷媽祖立德、行善的情懷,弘揚媽祖的大愛精神!上午吉時,海祭媽祖儀式開始。剎那間,鼓樂齊鳴!海螺聲響起,36名手捧蓮花的漁家女在音樂聲中輕柔的舞動,主船上16把大槳豎立兩旁,以漁家特有的祭典方式來祭奠媽祖,以表達漁家對媽祖的崇敬之情。
  • 剛剛,湄洲媽祖聖駕抵達寶島臺灣!
    >這是湄洲媽祖時隔20年再赴臺灣巡遊臺灣各宮廟、大批信眾恭迎媽祖媽祖從湄洲媽祖祖廟起駕在9月23日當晚,臺灣鴻海科技集團總部大樓前搭設媽祖行宮並舉行接駕湄洲媽祖頭香大典,郭臺銘將奉香虔拜。此次,媽祖巡臺同樣帶著兩大護法——千裡眼、順風耳搭乘「海峽號」客輪直航臺灣 平潭海峽高速方面還為媽祖、千裡眼和順風耳定製專屬頭等艙座位。
  • 澳角:媽祖,生日快樂!
    媽祖對於澳角甚至整個東南沿海地區來說,不僅僅只是一種信仰,更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民間文化。因為澳角人靠海而生、依海而活,所以澳角村民對於媽祖的信仰是那麼的虔誠而又美好。而每年的農曆3月23日,對於媽祖來說是特別的日子,對於澳角的人民來說更是一場盛事。其熱鬧程度比起春節,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人逢喜事精神爽,在媽祖誕辰這天或者說連續好幾天,村民都是那麼的歡聲鼓舞,澳角這個小漁村也會在這個日子裡變得熱鬧擁擠。家家戶戶都張羅著宴請親朋好友,出遠門的澳角村民也會在這天選擇回家來與澳角共同慶祝這個美妙的日子。
  • 媽祖信仰:湄洲之光照亮海洋
    據傳,宋代使者出使高麗時,海上遭遇颱風,被媽祖相救;元代因不祭媽祖,海運漕船盡沒;明代鄭和下西洋,屢得媽祖神助;清代復臺定臺,全靠媽祖緣故……這一切都體現著海洋文化的形態,在國內外極大地傳播了媽祖文化,形成了不分種族、不分地域的信仰圈。有數據顯示,目前從湄洲媽祖祖廟分靈的媽祖宮廟已達上萬座,它們大致分布在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且信眾也達3億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