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5月,在臺灣最北端「富貴角燈塔」附近,一整片被海浪拍打的石槽間,滋潤出長達2公裡的『綠地毯」,這裡就是「老梅綠石槽」,它是許多在地人春季出遊打卡的拍照點之一,Peter當兵休假期間和學弟來這裡拍過照。
這次春節回去,臺北已是春天的氣溫,某天Peter突然想起了這裡,便騎著機車載上我,我們一路沿著北海岸騎行,坐在機車上春風拂面,本想來拍照打卡,卻意外地發現了?👇
↑點擊即可觀看影片
綠石槽的由來
「石槽」在地理名詞中,被叫做「潮溝」或「海蝕溝」,這些排列整齊的石槽,是由於大屯火山爆發後,遺留海岸邊的火山礁巖,在波浪長期的衝刷下,質地鬆軟的部份被侵蝕,留下較堅硬的部份而形成溝槽。綠石槽由海蝕溝槽和海藻共同構成,遍布在老梅沿岸。
很多攝影愛好者會來這邊架著腳架拍攝,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踩踏石槽,違者會有高額罰款。
減塑生活
我想很多時候垃圾在我們眼前,但有時候我們可能選擇「看不到」,美麗的綠石槽背後,其實海灘上散落著很多海洋垃圾,關於塑料的議題,公眾號之前也有做過一期「無塑挑戰河坊街美食」(文末推薦閱讀再附連結)。
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家裡都會回收紙板、可樂瓶,但長大生活條件好了,這些回收的行為卻完全沒有了。前天在湖州的一個小區裡,小編看到有塑料紙類回收的機器,就像蜂巢快遞櫃一樣,點點熒幕,再將相應的物品放進回收機裡,機器最終會和你結算相應的費用。
之前去泰國清邁農場旅行的時候,農場也有針對不同的垃圾進行分類回收。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生活便利的同時,減少塑料的產生和垃圾的正確回收♻️。
小編也在進步,開始在逛超市和逛街購物的時候,儘量帶環保袋,少買塑膠袋,商場買的小件物品都會買好放到包包裡。環保不是高級,只是選擇一種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同時,收穫簡單和快樂。
Peter:「原本只是想要去拍個綠石槽而已,沒想到垃圾竟然這麼多,但兩個人還是撿不完。相信有些垃圾是有人整理過的,剛進去的時候就發現一堆一堆的垃圾,但往裡面走之後,垃圾都是散落在各處。和附近鄰居聊過,老梅也會有人不定期的舉辦淨灘活動,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網路上搜尋。」
下期還會在對老梅的風景和北海岸沿路好玩的景點多介紹些,敬請期待。
text / Lancy
video/ Peter
老梅綠石槽
地址:臺灣新北市石門區老梅裡
開放時間:全年無休(免費景點)
官網:https://www.northguan-nsa.gov.tw/
大眾交通工具:
1.在淡水捷運站前面或基隆火車站旁邊,搭乘」淡水基隆「兩地對開的淡水或基隆客運,在「老梅」站下車,下車後直行過老梅社區即可到達「老梅綠石槽」
Tips:
1. 通常海藻生長時間在3月中旬~5月中旬,但是因為氣候、生態一直在改變,來之前最好先上氣象局網站查詢預報的潮汐時間表(附在下方),滿潮時石槽完全浸在海中看不到,最幹潮時水位太低好像也不好拍。潮汐時間表:https://ppt.cc/fCfzOx
2. 因為石槽表面溼滑,溝槽間也會噴出海水,應避免於石槽上跳躍踩踏,造成個人傷害與石槽磨損。
3.可帶雙拖鞋來換,在海灘行走方便些,外面公廁有洗腳和淋浴區,不用擔心沒地方衝。
喜歡的朋友
關注或點右下角「好看」喲
蟹蟹
- 推薦閱讀 -
(點擊圖片跳轉)
Plain是簡單樸素,Life是生活,我們認為簡單樸素且實用的事物不會退流行,亦是生活最本質的部分,選擇一種物品即選擇一種生活,致力於探索與推廣旅行、美食、環保、穿搭等生活美學,以及與此相關的用品。
如果你喜歡追求新鮮的、有趣的、好玩兒的生活美學,關注我們一塊兒玩吧,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