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短短一生中,
我們最終會回到原點,
不妨在有限的青春裡,
大膽追逐渴求的目標,
趁時光正好,趁我們還年輕,
不留遺憾,不負韶華。
五四青年節,青春正熱血,
致敬每一位認真奮鬥的年輕人!
上海墾荒人 葉青
2月底,來自上海墾荒人的葉青,主動申請了社區志願者的工作。還未步入春天的溫暖,崗亭又正好在風口,葉青哆哆嗦嗦地給人量體溫,循環往復……
和葉青一起執勤的是個退休的叔叔,他主動替妻子扛起了這份責任,在疫情最嚴重的時期,衝在了抗疫前線。他說,」事情總得有人做,這和工資不工資的沒有關係。」
五六十歲的大叔幹起活來毫無怨言。他幫著小區做垃圾分類,整理垃圾箱,拿著棍子一邊喘著粗氣一邊往裡塞,大冷天的額頭冒了汗;他一個人包攬了八點之後的所有檢查登記工作,每天早出晚歸的,卻依舊行動得熱火朝天。
大叔是個善於言談的人,他很照顧葉青這樣的年輕人,每天聊聊天,時間也就過去了,他說,「我們這個年紀也退休了,在家裡本來就沒事幹,你們年輕人還要工作,不像我們,我們能站一天就多站一天,還能給大家幫幫忙不是?」
像叔叔這樣的人、這樣的故事,平凡真實又讓人感動,也帶給志願者葉青一段感觸頗深的經歷。
新時代的年輕人,漸漸成為了一個家庭的重心,也成為一個國家的中堅力量,無論何時不把自己當成「局外人」,世界才有秩序,家國才能興旺。從來困難難不住人,反而讓人從心底生出一種力量,它叫做希望。疫情終將過去,平安和健康都會到來。
湖北墾荒人 許義雄
許義雄,一位湖北宜昌興山的地道農村小夥,土木工程畢業後,做了幾年工程測量的工作,之後的他突然選擇了轉行,加入了湖北墾荒人。
「測量是個很難進一步發展和成長的工作,我不能止步不前,墾荒人是個公正平等、靠能力說話的地方,這個舞臺上我能創造更多的可能。」跳出已有的安逸圈去挑戰更好的人生,去接受各種未知的挑戰,這樣的勇氣不是每個人都有。
初到墾荒人,新環境下的困難接踵而至。對行業和工作的不了解、無數次的被拒絕、收集到虛假信息、找不到送貨地址……「我不能讓別人覺得我不行,不能給我哥丟臉,」他笑著說出這番話,臉上寫滿了倔強,困難沒能擊倒他,卻讓他愈挫愈勇,他抽更多時間去學習、工作更投入、服務更用心、態度更真誠,這些努力一點一點為他贏得了顧客的信任,所服務的顧客從零家到一家、到十家、到五十家……他一步一步向所有人證明著自己的實力。
「你能想像一條隧道打通後,在竣工碑上寫上自己名字的那種成就感嗎?每一件事力求做到最好,才是對事情負責,不辜負別人的期待。」這是許義雄在墾荒人的成長故事,更是屬於他的拼搏人生!
(完整版內容請關注《墾荒兵團》五月刊)
人生雖短,
但可以延伸生命的長度;
時光流逝,
也可以創造不朽的青春。
墾荒人團隊文化的形成,
源於所有墾荒人艱苦卓絕的精神,
源於同吃同住同勞動的同仁之誼,
源於團隊熱血的同仁志。
歲月永不老,人生正年輕!
墾荒人將持續奔走在追夢的道路上,
與你我同行,與熱血並肩。
致敬每一位認真奮鬥的年輕人,
願你的人生,精彩而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