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明月
——獻給,親愛的「老」媽
慰母親
站臺一別兩年餘,千呼萬喚白雙鬢。
而今不知幾時休,未見容顏只現情。
子赴軍營本領練,千錘萬鑿攜長纓。
莫念歸期未有期,載載花謝探家卿。
就在昨天,不怎麼登陸的微信突然閃來了母親發得一個視頻連結。因為帶新兵緊張的操課,我無暇顧及。後來才聽說這個連結近日在朋友圈很火。沒打開連結之前只覺得,老媽近來時尚了不少。當我細看了視頻之後,汩汩酸澀頓時湧上心頭,嗓子無聲的哽咽了許久。這個視頻是近期《超級演說家》的一檔節目,《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媽,你咋不直接告訴我,你想我了呢?」
「我不是想文藝點,委婉點麼……」
說話間,我們都笑了。這笑是會心的笑,是飽含思念和期盼的笑。這笑是十月裡的一陣涼風,把舒適和清涼吹進我的心扉;這笑是冬日裡的一件保暖,把溫暖和幸福都送入我的美夢;這笑是風雨中安全的港灣,把快樂和安逸從你心裡搖進我心底;這笑是黑暗中的一絲燭火,把光明和未來照亮,指引我努力前行。我只是恨自己不能在您身邊,不能耐著性子陪你一起老去。
我是一個不怎麼戀家的人,總覺得事業為重,家在後。新兵連當同年兵們每周末都會給家裡打電話,總有說不完的話跟家裡人嘮,可我打電話大多是三言兩語,草草了事。記得有一次,因為統籌協調的緣故,大伙兒都沒給家裡報上平安。
又一個操課的早晨,我們如往常一樣忙活著自己那攤子事兒。教導員李偉才來到了班裡說:「張譯元,你怎麼沒跟家裡打電話呢?你媽媽說你已經一個多月沒往家裡打電話了……」聽到這幾句話,不知不覺的淚水從眼眶裡奔湧而出,溼潤了在場所有人的眼睛。一個電話而已,至於嗎?至於。他們要的就是這個電話,僅僅是一個電話,能聽到她孩子的聲音而已。
新兵連,我是一個坐著都能把自己坐暈倒的人。因為這個不服輸的暈倒,我差點和家人團了圓。亦是失落亦是欣喜。去烏魯木齊檢查了兩次,診斷都下了,班長把我的行李都收拾好了,打算一併寄回家去,可是我不甘心,用醫學專業知識推翻了診斷,同權威博弈,向權威吶喊,那時的執著勁兒,現在想想都可怕。那是因為我不忍看到你們的失落和無限傷神,還因為我愛上了這裡,不舍那朝夕相處一起在「煙霧繚繞」的訓練場上摸爬的同年兵。於是,我立誓要成為你們的驕傲。
每每通話,你總是捨不得掛斷電話,想噓寒問暖多幾句,電話那頭你常常默默流淚,我疼在心裡。同親朋好友講起女兒,你總是引以為豪,說:那是我的驕傲!而今已是第三個沒有回家探望您的年頭了,可是我們娘倆的心始終緊緊的拴在一起,無聲無息。塔城到庫爾勒在地圖上不過是幾毫米,相信我,這不是距離。
媽,我想你了,想你對我苛刻的挑三揀四了;媽,我想你了,想打盆水給你泡腳的時候了;媽,我想你了,想我離開時對我的忍俊不禁和苦笑;媽,我想你了,想你專為我做得爆炒龍蝦和我喜歡吃你學了很久才半會不會做得粉蒸肉了。媽,我想你了,想倒在你的懷裡用手撫去你眼角的細紋;媽,我想你了,我知道當你看到這專屬於你的文字時,又一次滿眼淚痕了;媽,我想你了,知道嗎?當我深夜敲下這些句子的時候,自己早已泣不成聲……
老媽,趕緊找點紙擤個鼻涕,看我給你寄得照片去!
【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和平君】
【作者簡介】
蔣明文,女,某部通信站士官,文學愛好者。
【關於和平鴿】
和平鴿,一個由軍嫂創辦、致力於原創軍旅文學和新聞故事的新媒體平臺,同步開設有微信公眾號和今日頭條號,旨在帶您聆聽軍旅故事,感悟軍人情懷,弘揚為和平做出無私奉獻的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歡迎關注賜稿!
投稿郵箱:china_hepingg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