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比幹誕辰3111周年拜祖大典全程視頻精彩回放!你想看的全在這裡!

2021-02-23 衛輝市融媒體中心

緬懷聖祖先賢 共襄盛世發展

萬餘林氏後裔齊聚比幹廟

共慶太始祖比幹3111周年誕辰


5月8日,繁花爭豔、楊柳滴翠的古城衛輝迎來了比幹誕辰3111周年紀念大典。

新鄉市副市長李瑞霞和我市領導梁常運、範士富、王生群、田貞等以及姓氏、民俗文化專家學者,海內外比幹後裔、知名僑領代表近萬人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這一盛大的慶典活動。

今年的農曆四月初四,是我國有史記載的第一位愛國諫臣,天下林姓的太始祖、中華民俗中的文財神——殷商太師比幹誕辰3111周年紀念日。

來自美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澳洲等國家和中國港澳臺地區的80餘個林氏宗親團體、社會各界人士1萬餘人齊聚衛輝,共同慶祝比幹三千一百一十一周年誕辰。

上午八點,記者在現場看到,國內外各界賓客組成的車隊一到達比幹文化廣場,立刻掀起了歡迎的熱情浪潮。

市民們用中華傳統的舞獅表演和當地獨有的腰鼓表演,表達了故鄉人民對遠方來賓的盛情。

來自海內外的林氏後裔身佩紅色絲巾,表情肅穆,目光虔誠,列隊站立在祭臺前。

━━━━━

伴隨著悠揚的樂曲   財富聖火雄雄燃燒

上午九點整,在新鄉市副市長李瑞霞熱情洋溢的致辭後,伴隨著隆重的禮炮聲,大典正式開始!

━━━━━

聲聲禮炮   心心共鳴

來自海內外的林氏後裔踏上了這片令他們魂牽夢縈的心儀之地,深深緬懷林姓太始祖比幹以死諫君、精忠報國的精神,感受豐富厚重、博大精深的比幹文化。

萬朵鮮花綻放,一片赤子之心。林氏後裔代表和嘉賓們向比幹公敬獻花藍和高香,以此寄託無限緬懷和由衷敬意。

和著悠揚的樂曲,舞蹈演員用靈動優美的舞姿翩翩起舞,用樂舞敬拜的方式向比幹表達了無比崇敬的敬仰之情。


━━━━━

心繫林氏之源   胸懷根祖親情

50萬祖地人民和七千萬林氏兒女緬懷先祖,展望未來,共同實現「尋根、聯誼、合作、昌盛」的大統。

頌歌飛揚、禮花怒放,隨著紀念比幹誕辰3111周年拜祖大典的禮成,現場氣氛達到了最高潮。

雖然來自世界各地,雖然相隔萬水千山,但同根同祖同源的拜祖大典將海內外林氏兒女的心緊緊的系在一起。

自首次舉行比幹誕辰紀念活動以來,先後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比幹後裔和華人華僑近百萬人前來尋根謁祖和觀光旅遊,比幹誕辰紀念活動已成為我市與廣大比幹後裔交流合作的平臺。

每年的拜祖大典也讓古城衛輝成為令全世界林氏兒女最嚮往的根親文化盛地。

相關焦點

  • 【視頻:超震撼】比幹誕辰3108周年拜祖大典來了!
    丙申年孟夏比幹誕辰3108周年拜祖大典隆重舉行衛輝電視臺全媒體報導組         5月10日(農曆四月初四)上午,丙申年孟夏比幹誕辰3108周年拜祖大典隆重舉行         頌歌飛揚、禮花怒放,隨著丙申年紀念比幹誕辰3108周年拜祖大典的禮成,現場氣氛達到了最高潮。
  • 丙申年比幹誕辰3108周年拜祖大典明日舉行
    點擊識別上圖,開啟你的互動之旅丙申年比幹誕辰3108周年拜祖大典進行最後一次正式彩排全媒體記者:張峰 沈丹     5月9日下午,丙申年比幹誕辰3108周年拜祖大典進行了最後一次全程彩排,整個祭祀活動內容異彩紛呈。
  • 「比幹誕辰3110周年」慶典!精彩搶先看!
    5月18日上午9點,衛輝比幹廟鼓樂齊鳴,人潮湧動!紀念「比幹誕辰3110周年慶典活動」在比幹文化廣場隆重舉行!比幹誕辰紀念慶典儀式按照三拜合一的慣例,今年儀式分七項內容:鳴放禮炮、敬獻花籃、敬獻高香、樂舞敬拜、恭讀拜文、行施拜禮、頌歌高唱。伴隨著隆重的禮炮聲, 大典正式開始!聲聲禮炮,心心共鳴!
  • 門戶網站重點關注瓊海特色祭孔大典
    每年的9月28日是孔子誕辰紀念日,全國各地都會以不同的形式舉行祭孔大典,以表達對孔子的尊敬之情。今年是孔子誕辰2566周年,瓊海市孔子學會紀念孔子誕辰2566周年典禮在龍壽洋孔子廣場舉辦。瓊海市工商聯、瓊海商界國學會、長坡文子孔廟一同參與釋奠禮,紀念先師。釋奠禮原指敬拜老師之禮,是古代學校必備禮儀,後來逐漸演變為專指祭拜孔子的儀式。
  • 2019祭孔大典完整視頻來了
    9月28日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誕辰2570周年紀念日。祭孔大典正式開始,在典禮官的帶領下,穿過圓拱泮橋來到孔廟大成殿前,向孔子像供上聖香、貢品、花籃,禮膜朝拜。祭孔大典按照初獻禮、亞獻禮、終獻禮及周禮的「立容、立聲」等儀式有序進行。伴隨著通贊「鼓初嚴、鼓再嚴、鼓三嚴」的高唱,初獻官、亞獻官、終獻官、分獻官等依次就位,依古代書院祭孔祀典行三獻禮儀。
  • 函谷關:萬餘人這樣紀念老子誕辰(現場視頻圖集)
    打開歷史的畫卷,你仿佛看到了金戈鐵馬的古戰場。從秦依函谷關而稱霸諸侯、併吞六國、一統天下,到秦末楚漢相爭,唐朝安史之亂,從闖王激戰函谷關到抗日時期的函谷關大會戰,無不是推動了歷史的發展和彰顯著「一夫當關萬夫莫克」之壯關的磅礴氣勢。
  • 震撼!常樂鎮梅屋村建村200周年慶典轟動全鎮,現場圖片視頻來了...
    祝願梅屋在先祖蔭益下,子孫興旺發達,開枝散葉,繁衍各地,生意興隆,事業發達,幸福安康。演員們的表演精彩紛呈,會場氣氛高潮迭起,贏得了村民的陣陣掌聲和片片喝彩,不少觀眾紛紛拿出手機拍下了一個個精彩的瞬間
  • 在線現場:德慶學宮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 文宣王聖像揭幕
    歡迎你關注德慶最具影響力,粉絲最多的微信眾號deqingol,如你還沒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德慶在線」。
  • 恭祝中山市聚龍太陽能第4、5、6門市開業大典暨聚龍成立20周年慶典圓滿成功!
    2019年4月17日,中山市聚龍太陽能第4、5、6門市開業大典暨聚龍成立20周年慶典在古鎮路燈城聚龍原始森林公園展廳隆重舉行
  • 全球李氏宗親回祖根地尋根拜祖 老子銅像安放揭幕暨中華李氏大宗祠拜殿封頂慶典舉行
    上午9時,全球李氏宗親拜祖大典正式開始,在和煦的春風中,三牲五穀陳列,禮炮齊鳴。海外李氏宗親代表分別為老子上香、奠酒、行三鞠躬禮。作為老子故裡,鹿邑是海內外李氏宗親尋根拜祖的聖地,李氏宗親拜祖大典已成為全球李氏兒女心中公認的盛大節日。近年來,一批批省內外李氏兒女不辭萬裡,遠涉重洋奔赴鹿邑,憑弔先祖。
  • 隆阜戴氏一世祖墓、二世祖墓修葺倡議書
    到後來有四世元公遷下堡,八世逢辰遷江蘇無錫,十一世大公遷瑤溪,克勤公遷旌德,十二世棐公廣東天台戴氏祖,十三世乾公乃廣東嶺南戴氏祖,十五世雷公,府公分為安徽太湖祖,安徽六安祖,十六世清公潤公遷江蘇鹽城,周公遷汀州,今為廣東海陸豐祖。十七世公慈公遷江蘇盱眙,二十一世禮公,昶公遷安徽含山,尚和公為安慶隆阜堂祖。二十四世存立,存勳等遷隱賢,現為壽縣新壩戴,竹灘戴,牌坊戴等祖。
  • 大型實景演出《木蘭秋獮大典》在圍場御道口震撼上演
    7月19日晚,2019大型音舞詩畫劇實景演出秀《木蘭秋獮大典》在圍場御道口震撼上演。這部以木蘭秋獮為故事核心的全視聽實景原創秀,以縱橫古今的歷史畫卷、天人合一的生態奇蹟、跌宕起伏的心靈歷程、震撼唯美的視聽體驗為當晚千餘名觀眾送上了一道文化大餐。
  • 全福建最壯觀的拜天公儀式,太震撼了!
    看到這張圖你就知道一年一度的閩南人「拜天公」的大日子又來了!是的這正是漳州玉尊宮門前號稱「全福建最壯觀」的拜天公儀式。有木有被震撼到?除了在公廟裡拜天公以外不少閩南人在自己家也會有完整的拜天公儀式比如▼
  • 【2019孔子後裔家祭大典視頻】看孔子後裔如何家祭先祖
    2019年9月28日,己亥年紀念孔子誕辰2570年孔子後裔祭孔大典在曲阜孔廟順利舉行。按照祭孔大典流程,全體參禮人員由孔廟正門沿主線至大成門整齊列隊,正衣冠。伴隨著禮生高喊「起戶」,大成門徐徐打開。參禮人員在禮生樂聲引導下,緩緩步行至杏壇前莊嚴肅立。祭典以傳統三獻禮為主要形式,由曲阜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主任孔德民主持。
  • 紀念臧懋循誕辰470周年暨《元曲選》再版新書分享會在新華書店長興書城精彩上演
    2020年8月28日下午,由中共長興縣委宣傳部、長興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夾浦鎮人民政府主辦的紀念臧懋循誕辰470周年暨《元曲選》再版新書分享會在新華書店長興書城二層微負苞堂精彩上演。浙江省作協黨組書記臧軍、中共長興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少鵬等領導出席新書分享會並為《元曲選》新書揭幕。
  • 【民俗】今天拜天公,漳州天寶玉尊宮千人拜「天公」 近600桌供品 場面相當壯觀!
    從初八開始,家家戶戶就開始準備祭拜供品。(請將手機橫著看)    玉尊宮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貢品都是信眾出錢,請廟裡代辦的。     據記載,在周朝時期,除了姜子牙,各路神仙都上了封神榜,神仙問他要當什麼,他指了指天上,說想當天公。
  • 開國大典彩色畫面!俄羅斯首播新中國成立彩色紀錄片,太珍貴了
    近日,作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中俄建交70周年的禮物,全俄國立電視廣播公司將其製作成系列紀錄片《中國的重生》,於9月16-29日在俄羅斯24頻道和1頻道播出。在昨天(9月17日)播出的新一集中,首次放出開國大典珍貴彩色畫面。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宣讀《開國公告》,向全世界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 萬眾齊聚霞浦松山 隆慶媽祖誕辰
    4月27日,農曆三月二十三,是媽祖誕辰1059周年紀念日。
  • 媽祖誕辰1060周年 | 央視直播
    全球各地媽祖文化機構負責人、媽祖文化學者等通過視頻直播,與湄洲媽祖祖廟線上線下互動,以特殊祭典方式同謁媽祖,共享平安。     以「同謁媽祖,共享平安」為主題的紀念媽祖誕辰1060周年春祭典禮在媽祖祖廟聖旨門廣場莊嚴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