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縣城裡面有個后土廟,廟門口往西有個小巷叫「聽令巷」。說起聽令巷,故事就多啦,光這聽令巷名字的由來就有好幾種說法:有的說是當年李世民舉兵反隋,在這個巷裡給尉遲恭下過密令;有的說是尉遲恭給自己手下的兵馬巷在這個巷巷裡下過什麼打仗的手令;但這裡還有另外一個故事——
唐王李世民執政後期,在全國修建 了許多廟宇,山西本是唐朝發祥之地,所以比其它地方更加一等。傳說后土廟就是那個時候修建的,修建后土廟總監工就是大名鼎鼎的尉遲恭。
尉遲恭為了就近察看工匠們幹活的情況,就住在工地前一條小巷巷裡。這小巷一頭緊挨工地,一頭靠著縣衙門後院的圍牆。當時介休的縣官姓劉名田,這劉老爺不管百姓死活,專愛巴結上司,人們給他起個外號叫「溜舔」。
尉遲恭在這裡監工,可把溜舔忙壞了,早晚過去勤伺候,一天到晚三問安。別看他平時在老百姓跟前作威作福,可到了尉遲恭跟前就連孫子也不如了。
從衙門到尉遲恭住的小巷巷本來只隔一堵牆,可是要繞一個大圈子才能過來,縣官就令人在衙門後院的圍牆上開了個後門,這樣,來來回回走後門就省事多了。據說,時下盛行的「走後門」這個詞,就是從那時候發明的。
尉遲恭對這個劉田的惡劣品德也漸有所聞,越來越討厭他,後來就乾脆不想見他了,使這個「溜舔」在門外巷子裡乾等好半天也「聽」不到傳他進去的「令」,人們經常可以看到這位父母官「溜舔」大老爺在巷子裡「聽令」,久而久之,人們便將這條巷巷叫成「聽令巷」,一直沿襲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