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省人大代表團一行70餘人,在廣州水投集團申石泉副總經理的陪同下,調研石井淨水分公司。廣州水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範瑞威作為省人大代表全程參與了調研活動。
廣州水投集團申石泉副總經理向省人大代表介紹了廣州水投集團供水、排水管網、汙水處理情況以及廣州市中心城區治水工作歷程及發展方向等情況,並對石井淨水廠進行了詳細介紹。
代表們實地參觀了廠區中控室及相關生產區域,詳細了解了全地埋生態型汙水處理模式及運行工藝,仔細詢問了全地埋式與非地埋式汙水處理廠建造成本的區別、除臭系統原理、日均處理規模、中水回用出水用途等問題,對石井淨水廠有效破解「鄰避效應」、實現環保工業與城市環境宜居有機融合給予充分的肯定,希望廣州水投集團要以石井淨水廠為樣板基礎,加快推進汙水處理廠的新建和傳統汙水廠提標改造工作,提高汙水處理工藝,爭取在汙水收集處理提質增效方面走在全國前列。踐行高質量發展理念的
現代化環保工業樣板工程
——廣州石井淨水廠
廣州石井淨水廠是繼京溪地下淨水廠後,廣州第二座全地埋式汙水處理廠,也是目前廣州市佔地面積最大的地下汙水處理廠。石井淨水廠設計汙水處理規模為30萬噸/日,佔地面積約14.68公頃,服務面積約45平方公裡,服務人口約62萬人。石井淨水廠一期汙水處理規模15萬噸/日,2017年建成投產,二期工程正在加緊建設中,預計2020年建成投產。 石井淨水廠在規劃、設計、建設過程中,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採用全地埋式層疊布局,全生態設計,注重集約、高效、生態、融合,立足用較少的用地、流暢的工藝,達到較高的處理標準,同時把地面綠地和景觀留給公眾,尊重人民群眾基本生存關切與發展願望,達到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效融合的目的,成為踐行高質量發展理念的現代化環保工業樣板工程。工業設施入地避鄰
石井淨水廠主要汙水處理設施和構築物全地下加蓋密封運行,並通過優化主要設備選型、強化隔音屏障性能、廠區內廣植綠化等手段,將廠區外圍噪聲值降至周邊背景值以下,噪聲汙染小。汙水處理系統產生的臭氣通過負壓抽吸裝置單向輸送至臭氣處理系統分片集中處理,消除臭氣外溢情況,達標排放。
廠內幹化減量妥善處置汙泥。石井淨水廠採用脫水幹化一體技術,汙泥幹化後運送至熱力電廠或水泥廠焚燒處理,實現汙泥處置減量化、穩定化、資源化。石井淨水廠採用地埋式設計和集約化布局,大大節約了土地資源,釋放大量地上空間,與同類工藝、同樣規模的常規地面汙水處理廠相比可節約30%用地。廠區用地將汙水處理廠工業用地調整為排水設施兼容科研、設計、諮詢等技術服務和辦公用地,大幅度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利用價值。
廠區地面按照生態公園標準建設,儘可能弱化工業建築元素,整體綠化率大於50%。地面景觀溼地系統利用生態植草溝處理雨水和部分達標再生水作為景觀水源,融入嶺南建築風格的景觀建築,形成與石井河相協調、獨具特色的城市生態公園,把原本厭惡型的汙水處理設施打造成市民群眾樂於接受的地上環境友好型城市景觀亮點,得到周邊居民的認可和支持。
石井淨水廠採用先進工藝高效處理汙水,出水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中長期目標是出水水質全面升級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Ⅴ類標準,全部用作廠區景觀用水以及石井河生態補水,對提升石井河河口省考斷面的水質狀況有重要意義。
石井淨水廠在建設過程中充分發揮政企聯動機製作用,在廣州白雲區政府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加強項目建設「三控三管一協調」,廣泛聽取村民意見、收集群眾訴求,反覆協商各方意見,優化建設模式,在拆遷過程中同步解決村集體留用地、社保、自來水改造等歷史遺留問題,探索在項目徵地紅線內落實返還村經濟發展留用地,汙水處理廠用地與返還留用地同步規劃布局、同步審批落地,切實保障了村民利益和集體利益,通過明確返還留用地的商業商務設施用地性質,在政策範圍內爭取較高的容積率,妥善解決了留用地落地滯後或產生「壞帳」糾紛等問題,實現項目建設期間項目所在地群眾的「零阻力」,包括零投訴、零上訪、零建設阻撓、零負面輿情「四個零」和諧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