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服四個能治療的職業中,牧師可謂是最全面的治療職業。有讀條的治療術、也有不讀條的恢復HOT;既能單體治療,也能群加AOE;既能直接加血補上血條,還能直接套盾避免掉血,真可以說是其他幾個治療的集合體,也是團隊副本中不可缺少的主力治療職業。但是我們在打團隊副本的時候,卻因為有些牧師只會使用恢復這個HOT技能,而被稱為毒瘤治療。那麼原因到底是為什麼呢?在現在的副本團隊中,公會DKP團一般會分配治療具體的任務,而且牧師之間往往會進行一定的協調分配治療技能,所以這種只會掛恢復的牧師比較少。而在更為大眾的金團中,規定就沒有這麼具體了,金團又往往會對治療規定一定的獎勵和懲罰標準,況且玩家的血條又都是固定的,因此治療間的加血更像是一種PVP比賽。而恢復這種法術因為是順發且能維持一段時間的HOT,且耗藍不多能陸續給多個玩家加上,就成了一些牧師毛治療量的方法。那麼為什麼只掛恢復的牧師被人稱為毒瘤,到底有什麼危害呢?因為玩家的血條有限,所以治療職業的的治療量被分為有效治療和過量治療。而有效治療也分為救命的治療和維持的治療,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救命的治療就是讓一個玩家的血線從低抬到高,能承受一定的致命傷害;而維持的治療就是血量健康暫無風險,雖然掉了血但是暫時加不加都無所謂。這種維持的治療其實加不加區別不大,恢復這種HOT往往就是這樣一種只是維持血量的治療方法。但恢復這種治療手段本身只是一種應急的法術,單次的瞬時治療量非常一般,主要靠維持的時間來疊加數據。於是造成了該死的人還是會死,不該死的也不會死,雖然你可能有一個好看的治療數據,但是實際的治療對團隊並沒有什麼作用。也就是說,恢復只能錦上添花,並不能雪中送炭。
而且恢復這種HOT只能由一個加成最大的牧師維持住,也就是玩家常說的"恢復權",在金團中,經常就有牧師故意頂掉其他牧師的恢復來明爭暗鬥治療量,這無意間其實是增加了團隊的耗藍量。同時因為恢復是3秒一跳,跳的那一下既救不了命也抬不上血,本來其他治療比如聖騎士一個聖光閃現800就能補上這個治療缺口,但掛的恢復只跳了400,那麼這個聖光閃現就過量400,而掛的恢復實際也就搶了400的治療,其他都是過量,對於團隊其實根本沒多大作用。而雖然單次恢復耗藍不多,但牧師用得多了就會浪費太多無效藍,導致後面缺藍,需要治療的時候加不上。
現在因為插件的普及,已經很容易區分只會掛恢復的牧師,玩家如果對於自己自信,完全沒必要糾結其他人的治療方法,各加各的就是。但萬一你想針對這種毒瘤牧師的話,可以針對HOT這種不是即時治療,當毒瘤牧師掛一個恢復給玩家的時候,你就對同一個玩家補上大的治療到滿血,這樣對方的恢復就全成了過量,用得多了,毒瘤牧師的有效治療就會變少,自然對方就不得不改變治療的手法搭配。
其實在目前的遊戲環境下,玩家的裝備已經碾壓了副本太多,只掛恢復其實已經是一件比較風險的事情,但每次副本總還是會有這種鋌而走險的毒瘤。玩家最好的方法還是視而不見,根據團隊來選擇當時最適合的治療搭配,相信隨著玩家素質的提高,這種毒瘤會變得越來越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