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ello Kitty 全名:Kitty White,生日:1974 月 11 月 1 日,A 型血,根據設定,她出生在倫敦郊區,身高 5 個蘋果,體重 3 個蘋果,最愛吃的東西是媽媽的蘋果派。
2. 首先,以防你不知道,Hello Kitty 不是貓,是一個小女孩。這是去年震驚各個次元的一個重大新聞。
3. 更震驚的來了,Hello Kitty 也不是人!她的創造者日本三麗鷗公司的 PR 說過,我們從來沒說過它是人類啊,她是個擬人化的存在,和米奇不是人也不是老鼠一個道理,大家表糾結。
4. Hello Kitty 的雙胞胎妹妹叫 Mimmy,蝴蝶結是黃色的,戴在右耳朵上,Kitty 的是紅蝴蝶結,戴左耳。
5. 蝴蝶結是媽媽用來區分她倆的,媽媽叫 Mary,以前是鋼琴老師,後來是家庭主婦,喜歡烘焙……爸爸叫 George。一家子都是英國血統,因為那個年代英國文化很受日本歡迎。
6. 本來 Hello Kitty 的設定是個男孩,在一本三麗鷗出的小書裡,Mimmy 曾經管 Kitty 叫 「Onii Chan」,日語裡是妹妹對小哥哥的稱呼。
7. Hello Kitty 自己也是貓奴你知道嗎!她有一隻貓叫 Charmmy Kitty,比她更像貓,是爸爸送的,脖子上掛著 Kitty 寶箱的鑰匙。
8. 她還有一個青梅竹馬的男朋友 Dear Daniel (吳彥祖!?),全名叫 Daniel Starr,金牛座,也是倫敦人,喜歡鋼琴和動物攝影,後來和他的攝影師爸爸去非洲了,環遊世界之後從紐約又回到 Kitty 身邊,貌似他倆還結婚了!
9. Daniel 送給 Hello Kitty 一隻倉鼠叫 Sugar,倉鼠和她的貓 Charmmy 成了好朋友……看到這你是不是覺得自己真的一點都不了解 Hello Kitty?其實她的貓還有個妹妹叫 Honey Cute,但現在還是讓我們回到 Kitty 本人吧!
10. 第一個 Hello Kitty 的周邊是 1975 年的一款塑料零錢包。
11. 去年在洛杉磯辦了一個展覽,展出了和 Hello Kitty 有關的很多收藏,Hello Kitty 已經成了一種全球範圍的文化現象,不僅僅(不)是一隻貓了。
12. Hello Kitty 和很多名人和品牌合作過,最超過的應該是和搖滾樂隊 KISS 了吧……
14. 很多名人都是她的粉絲,Lady Gaga 就是,她有一條(坨)全是 Hello Kitty 的裙子,不是印上去的,是堆起來的。
15. 有報導說,泰國的警察如果犯了錯誤,就會被罰戴粉色的 Hello Kitty 袖章!
16. 現任的 Hello Kitty 設計師是山口裕子,是歷史上第三位畫 Hello Kitty 的人,她 1980 年開始為 Hello Kitty 畫人設,我們看到的 Hello Kitty 形象主要都是她設計的。(她的年齡是個謎。)
17. 其實小時候文具上印的人物起碼一半都出自三麗鷗公司,他們都是 Hello Kitty 的朋友。有空你可以探索一下他們的官網,絕對找回童年。
18. 根據 2010 年的統計,Hello Kitty 一年可以創造 50 億美元的價值!
19. Hello Kitty 的奇葩周邊你應該見過很多了,但 Hello Kitty 的墓碑你見過嗎……
有 Hello Kitty 的 ⁄(⁄ ⁄•⁄ω⁄•⁄ ⁄)⁄ 用品、婦產醫院、美瞳、麵包機、摩託、飛機……只要你能得想到。
20. Hello Kitty 40 歲生日的時候,在日本可以報名考 Hello Kitty 二級證書(骨灰粉)和三級證書(入門粉),考試題目涵蓋了 40 年來各種關於她的細節。
21. 你以為 Hello Kitty 沒有嘴?她有!能說會吃,只是一般不畫出來而已,這是故意留給大家一些想像空間,沒有嘴的表情不管喜怒哀樂都能說得通。
不僅有,還很大呢!!
22. 最後,直到我們看了動畫才知道,原來她並不是面癱啊!
註: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微在Wezeit,主要用於信息傳播,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將會及時刪文處理。
還想看更多精彩內容?---
北方網合作聯繫電話:022-23601782-8045
在微信中回復以下內容就能快速查看你的興趣內容啦!
·天津各大購物中心wifi密碼---回復「wifi」
·最新活動---回復「活動」或「hd"
·商場折扣快報---回復「折扣」或「zk" ,如果你想了解哪個商場的近期折扣信息也可以直接將商場名稱回復給我們,叨叨妹會儘快發揮自己的超強能力,親自收集資料,手動回復給你哦
·津城美女特輯---回復「美女幫」或「girl」
·叨叨妹服務熱線---叨叨妹是個擁有超能力的女孩哦,津城時尚資訊一手掌握,所以關於商場、服飾、美妝、高星級酒店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都可以向叨叨妹提問,我一定會盡力給您滿意答覆,叨叨妹在這裡等待與你互動。
如果我們的內容很實用,很有趣,你可以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