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主辦「2018·9·1」網絡詐騙案是趙永康「反電詐」的經典之戰。受害人劉某報警稱在網上結交了一個「白富美」,她「透露」註冊並充值「速充」APP就能獲得高回報。劉某充值了1700餘元後,沒想到被女網友拉黑。這是一起常見的「網絡交友」詐騙案件,趙永康盯案不放、循線深挖,經過三個月的艱辛偵查,理清摸準主要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和窩點。分局科學部署、重兵推進,趙永康等精幹警力轉戰河南省汝陽縣等地,在當地警方的大力支持下,共抓獲犯罪嫌疑人48名,一舉搗毀四個「殺豬盤」犯罪團夥,徹底挖掉這個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的「毒瘤」。
在四個月的時間裡,歷經300餘輪次的電話溝通,趙永康接連動員、規勸了10名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去年11月,趙永康扛起重擔,負責某境外「薦股」詐騙團夥、12名成員的審訊任務。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趙永康反覆研讀案情,全面溯源案件,吃透該團夥每個成員的經歷、性格、家庭等情況,制訂審訊方案,精準發力攻堅。經過近一個月的短兵相接、激烈交鋒,迫使該團夥如實交罪,並交代出其他犯罪嫌疑人的涉案線索。這些嫌疑人分散在全國多地,趙永康採取「攻心為上」的辦法,多次打電話給嫌疑人本人及其親朋好友,建立了通暢的聯繫渠道,還組建了「投案自首」微信群,跟進通報案件辦理情況,取得了警務成本降低、辦案效能提升的好效果。
今年春節後,擅長「網絡戀愛詐騙」的邵某遊蕩到了江蘇省張家港市。新冠疫情防控物資緊缺,他卻從中嗅到了「商機」。2月以來,邵某在微信群以「賣口罩」為由實施詐騙案件17起,騙取錢款近1萬元。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打擊犯罪,公安分局做到「兩手硬」。趙永康再次受領重任、主辦案件。他從海量的數據中抽絲剝繭、條分縷析,讓持有兩張有效身份證的邵某現了「原形」、落入法網,破獲「網絡戀愛」、涉疫情系列詐騙案件21起。趙永康盡最大努力追贓挽損,畫圓破案的「句號」。廣東省佛山市朱先生收到2000元的「口罩款」,專門給趙永康郵寄了一面印有「永記初心擔使命、康樂社稷保太平」大字的錦旗,以表達對淮安警方的敬意。
辦理通訊網絡詐騙案件中,趙永康感到提高宣傳預警的覆蓋面至關重要,之所以「網絡交友」「司法來電」「金融理財」「網絡刷單」等詐騙案件多發就是因為部分群眾缺乏警惕意識,遇到「高利潤、高回報」的虛假宣傳就會跌入「陷阱」,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只有在全社會形成「不輕信、不轉帳、不上當」的氛圍,才能更好的防範通訊網絡詐騙。
生活中的趙永康喜歡打羽毛球和遊泳,在高強度、超負荷的工作面前,他沒有放棄鍛鍊,始終保持強健的體魄和敏銳的思維,為下一場戰鬥做好準備。這正是一線青年刑警的寫照。正因為有無數個這樣的青春警星、接力奔跑,才讓轄區廣大群眾真切感受:歲月靜好,因為有人負重前行!
來源|刑警大隊
圖文|沈 超
刊期|第33期(總第2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