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全):論勞動生產力提高的原因以及勞動產出在不同人群中自然分配的順序成為這項研究工作第一冊書的主題(研究計劃)
第二章 勞動分工的基本原則
勞動分工會帶來很多改進,但它本身不是任何人類智慧的自然產物。人類的智慧並沒有預見並期待勞動分工帶來的普遍繁榮。勞動分工是人類互通有無、以貨易貨、相互交換的自然傾向引起的必然結果,這個過程十分緩慢,也並沒有預見如此廣泛的效用。
而這種傾向性是不是屬於人類最初的本性,誰都沒有辦法提供更多的資料;還是看起來更加合理的,這種傾向性是學校教員的推理與演說,這並不屬於當前我們要討論的問題。勞動分工是人類普遍存在,但卻沒有存在於任何一種動物中。兩隻獵狗追一隻野兔,會堵住一頭,讓野兔去另一頭,這不是契約,只是它們在特殊時刻追逐同一獵物的熱情引起的巧合。沒有人見過一隻狗會跟另一隻狗交換一根骨頭。也沒有人見過一隻動物用它的動作或者叫聲跟另一個同類說,這是我的,那是你的,我想要用這個換你的那個。當動物想要從人那裡或者另一個動物那裡獲得什麼,它不會用說服的方法,它只能通過取得對方的好感。一隻小狗會趴在媽媽身上,一隻西班牙犬會千方百計嘗試引起正在吃飯的主人的注意,以獲得主人給它餵一點食物。人類有的時候也會通過贏得別人的善意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人們不能總是這麼做。在文明社會裡,人們任何時候都需要獲得大量人群的合作與幫助,而他一生卻很少能夠得到足夠的少數人的友誼。在絕大多數其他動物中,每一個個體,當它長大成熟後,它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個體,並且很少需要得到其他動物的幫助。但是,人類絕大多數時候都需要兄弟家人的支持,並且不可能僅僅只是出於他們的好意來期待這樣的幫助。他更可能獲得這樣的幫助,從每一個人的利己心態出發,告訴他們這樣做對他們也有好處。不管是誰跟別人做交易,都會首先這樣提議:給我我想要的,你也能得到你想要的,這是每一項提議背後的邏輯。正是通過這一方法,我們才獲得了絕大多數我們日常所需,而不是善意的那一點點幫助。我們不是因為屠夫、釀酒師和麵包師的善意才獲得我們的晚餐,我們期待的晚餐是出於他們對自身利益的考慮才提供給我們的。我們要告訴自己,不是他們的仁慈,而是他們對自己的愛,並且從不要跟他們說我們自己的需要,而是要強調他們自身的優勢。只有乞丐選擇主要來依靠市民們的善意。即便是一個乞丐,也不完全依靠憐憫。的確,善意的人們為他提供了生存所需要的資金。但是從本質上,乞丐不可能在任何有需要的時候都能馬上得到施捨。他的相當一部分需要也和多數人一樣,通過契約、交換和購買的形式獲得。他拿別人施捨的錢去買衣服,用別人給他的舊衣服去換一件更適合自己的衣服、或者一個住所、或者是食物、或者是錢。然後再用錢在他需要時去買食物、衣服或者住所。
我們通過契約、交換、購買,滿足了自己絕大多數的需要,而不是慈善機構。因此,也是這同樣的交換秉性,從源頭上產生了勞動分工。在打獵部落,專門製作弓和箭的人發現他做的弓和箭與別人換牛肉和其他肉,比自己去打獵得到的肉更多。從他自身的利益考慮,製作弓和箭逐漸成為了他的主業,並成為了一名武器製造者。另一個人善於搭建臨時小屋,他的鄰居常常請他幹這個活,並用牛和野味作為他的報酬。最後,他發現從自身的利益考慮,做這件事成為自己職業,變成了一個房屋建築者。就這樣,第三個人成了鐵匠或銅匠,第四個人成了製革者或者硝皮者。這樣一來,因為每一個人都能用自己剩餘的勞動生產物拿去換別人擁有的、對自己有用的勞動生產物,自然就鼓勵了大家各自去從事一項專門的職業,並在自己熟悉的領域裡發揮才能與潛質進行深耕並追求完美。
事實上,人們的天賦、資質差異比我們所知道的要小。那些十分與眾不同的天才,在不同的領域裡表現卓著的人,在成長過程中不是由於巧合,而是由於勞動分工的影響。一位教授與一位清潔工的區別主要不是因為天份,而是因為習慣、傳統和教育。出生到6-8歲,人們是看不出他們的顯著差異的。到了就業的年紀,或者之後,他們從事不同的職業。才能的差異才顯現出來,並逐步擴大,直到最後教授的虛榮讓這位哲學家不願意承認任何一點的相同。如果人類沒有互通有無、以物易物和相互交易的傾向,每個人都必需生產自己所需的一切生活用品。所有人的任務和工作全無分別,那麼就不會產生因職業不同而引起的巨大才能的差異。正是這種交換的傾向性造就了才能的差異在不同職業之間如此之巨大,也是同樣的傾向性讓這些不同變得有用。許多同種不同屬的動物,其本身的天賦差異比起人類在未經習慣、傳統和教育之前要大得多。從自然基因差異來看,一個哲學家與一個街道清潔工之間的差異,遠遠比不上大猛犬與獵犬、獵犬與長毛垂耳犬、長毛垂耳犬與牧羊犬之間的差異。但是,這些動物之間不存在什麼利用價值。獵犬的敏捷,長毛垂耳犬的機智,牧羊犬的乖順,並不會給大猛犬力量的增強帶來任何的幫助。因為動物們沒有相互交易的能力和傾向,所以也不能把各自不同的資質凝聚為一種共同的資源,因而也無法給自己的同類提供更好的福利和方便。每一隻動物始終都是各自獨立的,自我支持、自我防禦。自然界賦予了動物們不同的才能來區分它們,而它們卻沒有從這種才能的差異中獲得任何好處。與之相反,人類與動物最大的區別是,人類會相互利用。這一差異造就了人們各自的才能,經由互通有無、以物易物、相互交換的普遍傾向,把不同的才能放到一個共同的市場,在那裡人們可以購買到他所需要的其他人的才能生產物。
備註:英文直譯,歡迎留言切磋。版權所有,轉載前須徵得本文作者即「翻譯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