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三垛一名高三學生因吃飯與母親發生矛盾
一氣之下離家出走,失蹤多日
前天,孩子父親從當地警方了解到:
有監控顯示
孩子出走當天深夜
就從運河二橋欄杆上跳了出去
高郵三垛的小俞在當地一所中學上高三,1月12號中午,小俞放學回家吃午飯,可能肚子不太餓,一碗飯沒吃完就回學校了。
誰知媽媽看到之後便趕到學校,從班上將小俞揪回家,並要求他把剩飯吃完,由於做法簡單粗暴,小俞覺得當時班裡的學生都在看著他,傷到了自己的自尊心。紅著臉回到家就開始流眼淚。
原本以為這只是一件小事,父母並沒有在意,直到晚上7點半,小俞放學沒有回家,父母才意識到小俞可能是離家出走了。
一開始小俞的手機還能打通,但無人接聽,兩天後,手機關機,徹底失聯了。一家人也發動了全家找遍了所有的地方,學校老師和同學也積極幫忙尋找,但始終沒有小俞的下落。
小俞離家出走的時候,身無分文,身上只穿了一件單薄的衣服。班主任也稱小俞平時學習態度認真、成績不錯。
但1月21日,孩子父親俞師傅從警方那裡得知,事發當晚小俞曾去過高郵運河二橋,橋上監控拍到了小俞的舉動。俞師傅說,他從警方提供的監控畫面中看到,小俞出走當天深夜11點多,獨自一人來到高郵運河二橋,並翻越了欄杆。由於監控存在死角,沒有拍到小俞跳進河裡的畫面,但警方次日在橋欄杆的縫隙裡,發現了小俞的手機。看到這一幕,俞師傅痛不欲生。
此事一經報導
就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
一部分網友認為男孩媽媽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還有一部分認為男孩的出走
不是因為這一件事,而是日積月累造成的
很多父母會覺得叛逆期的孩子很難管,其實是對孩子的不夠理解。很多時候都是欠缺溝通如果對孩子多一份了解,多一份尊重,走進孩子的內心深處,懂得更多與他們所作所為更多的想法,做到換位思考是很重要的。
青少年的叛逆期一般在14歲左右,而此時的他們又有強烈的獨立與自我意識,不喜歡父母的管制與束縛。他們內心的想法是自己已經長大了。而作為父母不僅要看到他們的成長,更要尊重他們的自尊心,相信他們已經長大,試著放手讓他們學會獨立。
很多父母可能也預示到了子女的叛逆期,然而在教育方法上卻不儘是正確的。大致的分為兩種。一是過分的打擊,很多覺得他們做的不好,只要接受批評就會改正,卻沒有顧及到他們的自尊心;二是太過放任,或許會覺得放任他們就是對他們的疼愛,實則不然,這樣反而會使得他們走上不好的路。
叛逆期成績下降是最常見的表現,很多父母在看到孩子成績下降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發火,責罵。而不是靜下心溝通,了解原因,這樣很容易打擊他們的自信心,進而產生反感心理。教育要注意方法與情緒。
溝通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溝通能使彼此有更多的了解,而且孩子不滿、煩躁的情緒也是需要傾訴,雙發可以以平和的心態,以朋友的身份進行溝通,這樣他們也比較能接受,覺得自己是受尊重的。多表揚,讓他們覺得自己是被認可的。
揚州都有哪些好玩的?
周末帶孩子如何有意義的度過?
揚州都有哪些不錯的興趣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