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託車和農用三輪車相撞,摩託車男子倒地後血流不止。眼看著血再流下去人就要休克了,有熱心人用布條勒住傷者大腿止血。3月27日下午1時30分許,在開發大道高花交通崗發生的這起車禍,因圍觀者的及時出手相救,為120的到來爭取了時間。
3月27日下午1時30分許,開發大道高花交通崗東側2公裡處,一輛摩託車與一輛農用三輪車相撞。目擊者稱,聽到兩輛車猛烈的撞擊聲後,他們回頭看到一名男子從摩託車上面摔下來,躺到地面上後,右腿就開始向外滲血。
男子倒地的位置是黃土路,還有些坡度。「我們走上前時,男子右腿就不停地往外噴血,男子不停地呻吟著。」圍觀者說。
隨著血不斷向外湧,男子漸漸陷入昏迷,圍觀者中不時有人說,「大家想想辦法先救救他,再這樣流血,人就等不到救護車來了。」一名村民從三輪車上撕下一塊布條勒在男子右腿出血的位置,還沒等綁上,布條就被血浸透了。
男子的額頭還滲出豆大的汗珠,「快點幫幫忙,他的骨頭都露出來了。」圍觀者發現,在男子的周圍,還有一些撞碎的骨頭。此時,大家把能找出來的止血的物品全都掏了出來,男子大腿的血流速度慢了下來。
120到來後,把男子送往了醫院,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趕到現場後,並未見到傷者。但是據目擊者講,男子傷勢非常重,如果不是大家齊心合力幫他止血,他肯定堅持不到救護車到來。
常用止血法:壓包塞捆
隨後,記者也向一些醫護人員進行了諮詢,他們表示,出車禍後,傷者大出血確實容易危及生命,此時成功控制外出血的重要因素是緊壓出血區並持續一段時間,直到出血停止或急救專業人員趕到。出血量與出血速度因損傷程度的不同而異,所以採用的止血方法也不同。常用的止血方法簡單地說就是壓、包、塞、捆。
壓:當看見傷口流血,最常做的急救動作就是用手壓住出血區,這就是壓迫止血法。
包:無論什麼樣的出血,最終都要用包紮來解決。包紮所用的材料是紗布、繃帶、彈性繃帶或乾淨的棉布或用棉織品做成的襯墊。包紮原則是先蓋後包,力度適中。
塞:用於腋窩、肩、口鼻、宮腔或其他盲管傷和組織缺損處的填塞止血法,是用棉織品將出血的空腔或組織缺損處緊緊填塞,直至確實止住出血。
捆:止血帶止血法在某些特定條件下是有效的,如戰傷、較大的肢體動脈出血等。
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 李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