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蟑螂的種類
蟑螂又稱蜚蠊昆蟲綱蜚蠊目,目前已知蟑螂約有5000 多種,中國已知有14種,其中由美洲大蠊、德國小蠊、澳洲大蠊、 褐斑大蠊,黑胸大蠊為主。
二、蟑螂的危害
蟑螂對人類健康危害很大,它能攜帶幾十種使人致病的細菌、病菌、原蟲、真菌和 寄生蟲卵,由此可引起霍亂、傷寒、痢疾、結核、A肝、皮膚過敏等。
三、蟑螂的生活史
蟑螂的生長發育過程分為卵、若蟲和成蟲三個時期。成蟲羽化後一周左右就能交配, 雄蟲一生可交配多次,而雌蟲只能交配 1-2 次,一次交配能終身受精。美洲大蠊將卵產 在隱蔽處的物面上,德國小蠊將卵拖在腹部,一個卵莢可能有十幾至幾十個卵,因蟲種 不同,雌蟲產出的卵可在 20-80 天內孵化出若蟲。若蟲形態與成蟲相似,其蟲體較小且 翅和性器官未發育,這是成蟲與若蟲的主要區別。由若蟲成長為成蟲,稱為若蟲期。若 個半月,經5-13次蛻皮才發育成熟為成蟲,不同的蟲類壽命不同。成 蟲的壽命約為100-360 天。
四、蟑螂的生態習性
棲息場所:蟑螂性喜溫暖、潮溼和取食豐富的地方,如廚房、食堂、食品、倉庫、飼料間、下水道溝槽、廁所、垃圾汙物堆集處等。
活動規律:蟑螂喜暗怕光,白天躲藏,黑夜四出活動。蟑螂的流動和繁殖受氣溫影響很大,當氣溫在15以下時較少活動。
食性:蟑螂食性很雜,人吃的各種食物,人的排洩物如痰糞便它都吃,尤其喜食含糖和澱粉的食物如米飯、麵包、紅糖、豆粉等。蟑螂可耐飢幾十天而不死。
五、蟑螂的防制
(一)環境防制
雜、亂、破、髒的環境可為蟑螂提供廣泛的棲息場所和豐富的食源,有利蟑螂的生 存和繁殖。環境治理的目的是從根本上消除蟑螂的生存和繁殖條件,是防止蟑螂孳生繁 殖的重要手段。所以進行防治首先要搞好環境衛生,人人動手,進行「三清、一堵孔」, 「三清」是指清理廢雜物,清理蟑螂卵鞘;由於蟑螂無所不吃,它們沾染和吞入了很多 病原體,再加上它們邊吃邊拉的惡習,成為一些病體的機械傳播者。
(二)化學防治
滯留噴灑:由於蟑螂在活動時以爬行為主,可將滅蟲乳油、懸浮劑、可溼性粉劑等藥物,滯留噴灑在蟑螂經常活動的物體表面,通常噴量為40ml/㎡
藥筆或藥膏封塗法:在環境乾燥的地方,可將藥筆或藥膏塗在蟑螂活動的周圍形成一個封閉圈。
毒餌滅蟑:在無衝洗、無水浸、無潮溼和食源較少的地方,可投放滅蟑毒餌,使得蟑螂取食後中毒死亡。
煙霧滅蟑:可在各類可密封場所使用滅蟲煙霧彈或使用煙機噴藥。由於煙霧具有無孔不入的特點,採用煙霧法滅蟑螂時,能將縫隙中的蟑螂驅趕出殺死。
噴粉滅蟑:可在其他場所噴粉滅蟑,如化糞池、電線和電纜溝等處。
(三)蟑螂的物理防治
蟑螂物理防治方法簡單,群眾可廣泛使用,常用的方法有:
粘捕:用一塊粘紙,中央放一塊新鮮麵包等蟑螂喜食的誘餌,引誘蟑螂進入取食而被粘住,能起到良好的殺滅作用。
燙殺:在蟑螂棲息的縫隙和角落中灌入開水,燙死藏在其中的蟑螂和卵鞘。
誘捕:用一玻璃瓶,瓶中放入少量誘餌,如麵包屑、紅糖之類的香甜食品,瓶口抹上香油,晚上放在蟑螂經常活動場所,引誘蟑螂入瓶,難以逃出而被殺滅。
捕卵夾:蟑螂卵夾常被產在很隱蔽的地方,很難發現,德國小蠊的卵莢拖在腹部,目前還沒有直麼藥物能殺死卵莢,只有採取搜捕卵莢樣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