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9月16日,臺灣藝人小鬼(原名:黃鴻升)突然在家意外去世,讓屏幕前的我們感到震驚又惋惜。
在黃鴻升不幸離開的消息被報導後,眾多圈內好友紛紛悼念。令人有點意外的是,第一個發微博的是李榮浩:
這讓很多不熟悉小鬼的觀眾才意識到他是楊丞琳的初戀男友,兩人高中時期初戀並分手後,這麼多年來一直是好朋友。從楊丞琳發的微博中可見兩人友誼有多深厚:
其實楊丞琳和小鬼感情好已經不是新聞,兩人在節目上常常談起少時戀愛的甜蜜,楊丞琳不止一次說過小鬼對她多體貼包容,她又有多信任他。
就算分手了,認識了將近20年的兩人從兩小無猜一路走來,已經升華蛻變成了親人般的好友。楊丞琳在演唱會上說:「他是唯一一個,從我是路人到我當藝人到現在,一路看著我的人,所以他對我非常重要。」
這樣的感情無疑是動人的,更是非常得難能可貴:畢竟多數情侶分手都是因為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甚至很多人都會由愛轉恨,像楊丞琳小鬼這樣還能一直當好朋友的真的很少見。
這讓人不禁想,為什麼有些人分了手還能當好朋友呢?
如果想和前任繼續當朋友,我們要想清楚什麼問題呢?
「再見還是朋友」的原因
一、
安全感
友情讓我們感覺安全,也能滿足我們的依戀需求(attachment needs, 點這裡複習相關推送)。所以「安全感」是人們可以和前任保持朋友關係的最重要原因。
曾經相戀的兩人對對方知根知底,熟悉對方的性格和生活習慣。曾經休戚與共的親密關係讓雙方可以互相信任,這樣的安全感是很多普通的友情都沒有的。
相信小鬼會保護自己的楊丞琳,就在這段友情中獲得了很多安全感
長期跟蹤研究發現,因為沒了愛情的感覺而分手的情侶,如果還能因為互相信任而繼續做朋友,一般是能友誼長存的,而且還會繼續在友情中互相扶持,這是個最好的結果。
二、
分享快樂
心理學家Mogilski &Welling在調查中發現,「在一起玩很開心」是那些人們和前任維持朋友關係的首要主觀原因,他們將這稱之為「多情感」(Sentimentality)。
兩個人能成為情侶,必定是在某些方面很合得來。能互相分享快樂和悲傷、兩人能單純地享受一起相處交談的時光,也是自然而然可以繼續見面「一起玩」、能夠繼續當好朋友的原因。
再有共同的青春回憶加持,楊丞琳和小鬼更是可以互相支持安慰,成為對方家人般存在。
三、
現實合作
另外,有人能繼續當朋友是因為兩人有利益上的關係,出於現實原因,雙方可以選擇繼續維持友情關係、互利共贏。
這樣的情況可能是雙方有共同經營的事業或者能夠互相分享資源——如果能這樣保持單純的合作關係,也可以維持友誼。
分手後也還能合作的「雙J」
四、
餘情未了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是抱著單純的友情去維持和前任的關係的。也有很多人是因為無法放下對方、卻又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在一起,才選擇「退一步」當朋友。
有的人可能是被分手之後放不下想複合,有的人可能是因為現實原因只是想暫時分開,也有人可能只是想維持身體上的關係不捨得斷掉聯繫。
分分合合多年最後結婚了的舒淇馮德倫
一般我們認為「再見還是朋友」的前提是「和平分手」、雙方沒有背叛,但如果有一方放不下,就算是很糟糕的分手也有可能再繼續友情關係,不過這樣的關係通常不長久。
不管分手是否體面,如果一方還「餘情未了」選擇刻意維持關係,雙方通常會走向複合或者成為完全陌生的人。大家不要高估了自己「我就默默在你身邊當朋友」的決心和能力了,心裡還有愛情的人是很難做單純的好朋友的。
選擇繼續當朋友之前,
你要想清楚這些問題。
很多人可能在和平分手後還想繼續當朋友,但並不確定自己應不應該主動去維持關係。作為成熟的成年人,我們在選擇和前任是否繼續當朋友之前,要想清楚這些問題:
「我想和Ta繼續當朋友,是因為:
- 我感到愧疚嗎?我想讓分手顯得不那麼殘忍嗎?
- 我不想覺得自己在感情上失敗了?所以想『主動』把愛情轉化成友情?
- 我擔心我不會再找到愛情了?有好過沒有?
- 我只是不想自己一個人?等我找到下一個更合適的再說?
- 如果對方找到了新的伴侶,我能接受嗎?我能以單純的朋友身份祝福嗎?」
在想這些問題的時候,思考一下維持友誼是你的「需求」(「沒有你,我的生活會變得空虛,不要離開!」)還是「選擇」(「我們互相尊重,也能互相有積極的影響。所以儘管現在我們都變了,我們還能選擇讓對方留在自己的生活中。」)。
因為「需求」維持的友誼對雙方來說都不健康、很難愉快「玩耍」,而因為「選擇」繼續的關係則更能成功、長久。
想清楚上面的問題之後,我們應該做好準備對自己誠實,也對對方誠實——不管你是為了以後複合而暫時維持友誼,還是想要保持純潔的友情——如果是後者,雙方也應該有一次坦誠的對話說清楚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的。
否則我們很容易陷入不清不楚的關係,為雙方徒增很多煩惱。
最後,不管我們要不要和前任繼續做朋友,都是每個人的個人選擇。
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還是想清楚自己的真實需求是什麼,坦誠溝通自己的需求,並且不要傷害到無辜的人(比如你的下一任伴侶,Ta能接受你們保持友誼嗎)。是否能和前任繼續當朋友其實不是一個重要到影響我們自己的問題——如果能有這樣的心態,我們才更能夠有健康的友誼。
楊笠vs.儲殷:性別差異真的有那麼大?
戀愛中怎麼讓對方更珍惜我們?
愛情中的「異性相吸」是真實存在的嗎?
往期文章|一籮筐信箱|一籮筐Coaching
歡迎掃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