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之後:標配之外 更重人品
女,1985年7月生,大專學歷,身高1.62米,未婚,國企職員,尋身高1.75(米)以上,工作穩定,為人正直善良的男士。
男,1983年9月生,大學學歷,身高1.82米,未婚,軍官,尋品貌端正、文雅大方的女孩。
——摘自2011年3月5日《鴨綠江晚報》副刊《都市星期六》6版
在2011年3月5日的《鴨綠江晚報》上,副刊《都市星期六》第六版整版都是徵婚信息。
這是丹東職工婚戀交友信息,在當日刊登的34條女性徵婚啟事和35條男性徵婚啟事中,記者統計發現,女性對男性要求最多的還是身高,要求的最低標準也在1.70米以上,對身高提出明確要求的共有11名女性。而男性對女性要求最多的仍是外貌,其中有16位男性明確提出對方要「品貌端正」或者「品貌佳」。
記者在採訪中也了解到,她們在擇偶的問題上更加「現實」。大多數女孩表示很難在「房子」問題上讓步。「現在結婚有房是標配,男方家買不起房子只有兩種可能,一個是家裡曾遭受過重大災難,比如有難以治癒的病人,再一種可能就是這家人比較懶。結婚後我家也會買車的,其實這對於男女來說是公平的。」今年27歲的隋莉莉認為,女孩要求車房不是太物質,而是從另一個側面考察男方的能力。
除了要求標配不鬆口外,這個時代的適婚青年更看重的是人品,不再熱衷於追求過高的經濟條件。
而對於那些年齡偏高,二次擇偶的人來說,經濟條件反倒不能忽視。在本月初的兩則徵婚啟事中,男女均強調了自己的經濟基礎。
男,46,離異,身高1.78米,為人好,綜合素質高,事業單位工作,月薪6000元以上,有自主產權房屋二處,尋36歲以下,身高1.62(米)以上,綜合素質好的女士為伴。
——摘自2016年3月1日《鴨綠江晚報》
女,52歲,離異,單身,尋60歲左右,有住房,有責任心,有穩定收入,真心成家的單身男士為終身伴侶(非真心勿擾)。
——摘自2016年3月2日《鴨綠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