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電信網絡詐騙為代表的
網絡犯罪蔓延迅速
詐騙手段不斷翻新
令人防不勝防
歲末年初是詐騙的高發時段
如何識破詐騙套路?
郵政人教你「防身秘籍」
「非常感謝郵政工作人員的『火眼金睛』,識破了網絡詐騙,為我挽回了1萬元的經濟損失,太感謝你們了。」客戶平女士一邊將錦旗送到陝西省興平市西吳鎮郵政營業所工作人員手中,一邊感激地說。
12月5日16點,平女士來到西吳鎮營業所諮詢如何微信轉帳,理財經理何妍熱情接待。平女士說:「美國朋友從海外給我郵寄包裹,被海關扣押,快遞員說需要微信二維碼繳款放行。」何妍詢問要交多少錢,平女士說:「要交1萬元人民幣,包裹價值幾十萬呢。」何妍覺得事有蹊蹺,在徵得客戶的同意下,瀏覽其與「快遞員」的聊天記錄,懷疑客戶遇到了網絡詐騙,何妍撥打海關熱線12360進行諮詢,證實了微信交款「海關放行費」是不存在的。
何妍講述了發生的外國人郵寄包裹詐騙案,平女士半信半疑。為確保平女士不再受騙,何妍使用平女士的手機與網友進行視頻通話和共享位置,戳破了對方的謊言,平女士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在徵得平女士同意後,何妍第一時間收集微信截圖,通過「騰訊110」上傳並進行舉報。
「我要匯款7萬元到這個帳戶.麻煩儘快辦理.否則我兒子就出不來了!」12月24日,一對夫妻急急忙忙地來浙江省嘉興市文昌路郵政儲蓄網點辦理轉帳匯款業務。愛子心切的夫妻沒多想,但郵政工作人員卻識破了電信網絡詐騙套路。
「他們來的時候很著急,一過來就給我們看手機上的他行帳戶,說要匯款,一直催著我們。」代理營業主管金純琦一邊安撫客戶,一邊詢問為何匯款、匯到哪裡、對方是否認識。客戶稍微緩解了緊張情緒,向網點工作人員透露了事情的來龍去脈,這幾天,夫妻倆一直收到陌生人的電話和簡訊,對方揚言夫妻倆的兒子跟他們借了錢,要他們趕緊還款,而夫妻倆的兒子之前已被拘留,無法核實是否真的向別人借了錢,對方還恐嚇,如果不還錢,就讓他們的兒子永遠都出不來。夫妻倆信以為真,不敢耽擱,趕緊到網點辦理匯款。
網點理財經理陳樹佳在了解了匯款原因後,覺得這筆匯款非常可疑,一邊繼續安撫夫妻倆、一邊幫忙報警。城南派出所兩位民警來到網點後,跟夫妻倆分析了事情前因後果,認為有電信詐騙的可能,建議不要匯款,並提醒夫妻倆,如果對方再次威脅可以報警。警方出面,夫妻倆這才放心。
這樣的事情並不是第一次發生。
早在11月19日下午,客戶唐先生持他行取現的4.86萬元匆匆忙忙來到嘉興市二環北路郵政儲蓄網點,要將現金匯款至一個個人帳戶。當班櫃員按照規定詢問客戶對方是否認識、匯款用途是什麼,客戶說女兒在紹興讀書,今天通過QQ跟他說要上一個培訓班,對方帳戶是學校教導主任的,怕耽誤女兒上培訓班,所以著急匯款。
櫃員覺得不對勁,建議客戶匯至女兒帳戶,可通過電話或微信視頻等方式與女兒確認情況。與女兒確認情況後,客戶才反應過來自己上當受騙了。
電信網絡詐騙手段層出不窮,嘉興郵政各郵政儲蓄網點對前來轉帳匯款的客戶盡到提醒職責,同時提醒客戶堅持「六不三問」,不輕信、不匯款、不透漏、不掃碼、不點擊連結、不接聽轉接電話。遇到情況,主動問本地警察、主動問銀行、主動問當事人,謹防上當受騙。
編輯 | 劉炳如
校對 | 汪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