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流傳一條關於「心肺復甦」的教學視頻,這個方法和傳統的心肺復甦術(CPR)有天壤之別。
視頻稱「魏崢是臺北振興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是臺灣有名的心臟手術權威。他教的這一招,是當你心臟不適時應馬上採取的措施,這方法比心肺復甦術簡單而又安全。希望大家趕快學起來,並且廣泛傳給親朋好友……」
網傳消息截圖
視頻中的「魏崢醫生」用四個手指抓住腋下部位,用力捏幾下腋窩附近,在捏的過程中,手臂上下動。他表示這個原理有點像打點滴,如果液體無法從橡膠管往下流時,上下抖動這一招可以幫助血液回流到心臟,左邊胳膊做七八下,右邊胳膊做七八下;等你的氣通了之後,趕緊去醫院看醫生。他最後表示,別以為這沒什麼學問,「我教過的人裡面,已經救了兩個人」,這個急救方法家裡一定要有兩個人會用,關鍵時刻會起作用。
這個方法科學嗎?當發生心搏驟停等突發情況時,它能救命嗎?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就此採訪到浦東新區專業科普志願者——上海市東方醫院心衰專科主任、上海市心衰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範慧敏。範慧敏表示,從來沒有聽說過視頻裡的這種說法,它的操作方式和心肺復甦無關;如果採用視頻中的這個方法,不但會耽誤搶救的最佳時機,甚至可能加劇病情;作為同行,自己也認識臺北振興醫院的魏崢醫生,視頻中的這個人根本不是魏崢醫生。
這位才是真正的魏崢醫生。圖片來源:臺北振興醫院官網。
範慧敏表示,如果視頻中的「醫生」一定要說這個方法是針對心肺復甦的,那它就是偽科學。主要有以下兩個理由:
第一,發生心搏驟停等疾病時,首先並不是一定要血液回流到心臟,而是要維持心臟繼續跳動,讓血液攜帶著氧流向全身,是要血液正常流動。
第二,心肺復甦在國際上是有一套標準流程的,而且它是經過嚴格實踐檢驗的,是作為指南來做的,非常科學。什麼是心肺復甦?簡單來說,心復甦就是心臟作按壓;肺復甦,就是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保證向患者供氧,防止重要器官因缺氧而造成損傷。心肺復甦術在實際操作中,能夠挽救很大一部分由於相關疾病引起的猝死人群。而視頻中的這個方法它什麼都不是。
那麼,我們在平時生活中該如何預防和應對此類突發情況呢?範慧敏講了以下幾個要點:
第一,平時多關注自己有沒有心臟病高危因素,要定期做體檢,提前預防處理。
第二,不少由於心臟病而發生猝死的病人,本身就有冠心病和心律失常等狀況,他們身邊一般備有常用藥,如硝酸甘油等等。不舒服的時候要立刻靜心、休息、安靜,如果胸悶可以口服藥物,大部分病人會慢慢緩解。
第三,如果的確不舒服,一定要立刻撥打120。
第四,如果在遇到其他人發生心跳、呼吸驟停的情況,要迅速呼叫120急救,同時馬上做正規的心肺復甦流程,才能挽救部分生命。
綜上所述,視頻中所宣稱的能救命的技巧是假的,而視頻中的「醫生」也不是臺北的魏崢醫生本人。
記者注意到,前一段時間上海地鐵裡曾發生一起乘客突發心跳呼吸驟停的情況,幸虧有熱心乘客做心肺復甦,才為病人贏得了寶貴的搶救時間。6月12日這天,一年輕男乘客在上海地鐵9號線世紀大道站內暈倒,在急救人員到達前,熱心乘客幫忙做心胸按壓搶救,並使用地鐵裡的AED設備對其緊急施救。隨後,120到達現場,將男子送到了東方醫院。經過全力搶救後,患者呼吸心跳平穩。
範慧敏提醒,相比於眾所周知的心肺復甦術,網上也經常流傳一些五花八門的救助心搏驟停的急救措施,千萬別隨便嘗試,不僅救不了人,還可能誤人性命。
網傳的錯誤心肺復甦術。危險!勿嘗試!
來源:上海闢謠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