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很多人再發朋友圈,都是什麼新年伊始,賤人遠離了我。期待不在遇到 傻逼之類的,說的很爽,但仔細想來,或許我們在別人眼中也是那個樣子,也是賤人,也是傻逼。因為,
一個對髮型不滿意的人,從來不承認自己臉型不好。
其實對於這種雞湯來說,我們看到賤人或者傻逼這樣的詞,往往第一時間就會想到自己最不喜歡的人。
比如,我們要懷著寬容的心看待他人,都有自己成長的環境和家庭背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脾氣,每個人都有情緒失控的時候,所以我們要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久而久之你就會發現,對方確實是個傻逼。
你立刻就想轉到朋友圈,來暗示那些我們不喜歡的人是賤人對不對?
但是你不喜歡的人或許此刻也在頻頻點頭,覺得你也是文中所說的賤人。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受委屈的一方,這種話除了讓自己跟阿Q一樣發洩一番,其實沒多大用。這世界依然是一個互為傻逼的現狀。
想想這個場景是不是很搞笑,在夜黑風高的晚上,自己猥瑣的不行,但卻敲鑼打鼓仗著膽子跟邊走邊指著路邊的人說:賤人,賤人,賤人,賤人..這一路走,一路罵下去。路邊的人心裡也在想:賤人,真是矯情。
罵人一時爽,得意便張狂。事後一回想,自己缺修養。
記得大學剛畢業那會,結業晚會上主持人中規中矩的把開場做完,我作為學生代表上臺後一頓狂損,說了很多學校的不足,也損了不少人。
事後主持人跟我笑了笑,我立刻就覺得自己剛才的表現簡直low到了極致,除過嘴癮,毫無鳥用。
說髒話,損別人,其實真相往往都是自己修養不夠,事後一想,羞愧不已。
那麼我們應該以怎樣的方式,來正確打開這個世界呢?
做人應該有原則和底線。就好比有人來麻煩自己,幫不上就是幫不上,及早表態,而不是不斷給別人幻想,事後還要說別人是賤人。
就跟談戀愛一個道理,你真不喜歡對方,就應該告訴人家,而不是不停的曖昧聊騷,事後跟別人嘲笑這個人說,看那個賤人。其實你才是那個賤人好嗎?
沒必要把自己擺的身份過高,否則肯定受傷。從小學那句話叫什麼來著?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想想自己是個小職員的時候,如果有人來請教自己,那種存在感簡直牛逼閃閃放光彩,我竟然有這般用處?
可是等有一天自己成了老總,別人再來麻煩同樣的事情,就會很厭煩,我怎麼也是個領導,這種問題你還用問我?其實,事情沒變,是自己的心態變了。
有一次我去一個小公司演講,當時的那公司boss掛了很多條幅:我那感覺簡直是雄姿英發,讓小喬懷孕了。
第二次我又去,很坦然的接受。第三次我再去,他們竟然沒有掛條幅,讓我心情大為不爽:這什麼意思,不歡迎我嗎?
人,都是自己把自己慣壞的。上去了,就很難下來,這種感覺很難受。我心裡罵那個小公司為賤人。估計他們也在罵我:賤人,又在矯情。
關係就是互相麻煩出來的。所以力所能及之處能幫就幫,如果自己覺得委屈,就告訴對方自己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如果不想幫,就表態。
而不是答應了別人,又覺得自己委屈。沒準別人也覺得委屈呢:難道你在別的事情上沒麻煩過我嗎?
最近支付寶推出了一個集齊五福平分兩億的活動,很多人都在罵,賤人又開始矯情了,只有傻子才會相信。
但是你想想如果你真的被平分了兩億的現金,還會罵嗎?當然不會。只是一個營銷活動,過分解讀就失去了本質。
平時你用支付寶也樂此不彼,也適時候讓人家消費一把。
這事只要將心比心,就立刻能想通。別太把這玩意當回事,就當一個遊戲就好,心態就完全不一樣了。
嘴,是做兇器還是做菜,全然在於用刀的人。罵別人為賤人,或者傻逼,是很爽的一件事,然後呢?爽完了呢?
真正的強大,並不是語言上的傷害或者羞辱。而是微笑著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
簡單而粗暴的文字之所以傳播的快,並不是因為其精闢,恰恰因為其淺薄。
越專斷,越淺薄,越具有傳播性,這也是《烏合之眾》這本書告訴我們的道理。
但我依然堅信,真正的成長,一定是需要經由深刻和理性思考。
比如覺得自己總是答應了別人後痛苦,讀讀《反脆弱》。比如覺得自己生活總是莫名的焦慮,讀讀《幸福的方法》。
深入思考後獲得力量,而非條件反射式用情緒面對他人和世界,這是人與動物最大的不同。
最近看到朋友圈裡好多都是再說這樣的傻逼,那樣的賤人,內心驅動我寫下這篇文章。
想告訴我的朋友們,你不必成為情緒的奴隸,你也不必總是那麼受傷與委屈。
你可以做一個有原則,有底線,有獨立思考,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人。
今日頭條:暖男徵婚【非誠勿擾】
80後,名校博士,正處級,真心尋覓結婚對象,有車有房。趕緊行動吧妹子們!手慢無。
綺萌會,一個專注於服務女性的公眾號
搜索「綺萌會」或長按上方二維碼掃描關注即可
微信號:綺萌會
新浪微博:綺萌會
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投稿郵箱:qmhyjs@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