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柏林圍牆塗鴉《我的神,助我挺過這要命的愛》
東德人民軍和紅軍軍官間的「社會主義兄弟之吻」
自從中東歐共產黨政權倒臺以後,「社會主義兄弟之吻」已經不再流行。不過,「社會主義兄弟般的擁抱」則繼續在亞洲共產黨領導人間流行。此外,古巴也採用了亞洲模式。歷史該行為源自歐洲,家庭成員或朋友間會以親吻臉頰的方式表示問候。該行為也與東正教兄弟會或復活節之吻有關。這一行為在東正教教堂的儀式中根深蒂固,表達能力很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應用。作為平等、博愛和團結的象徵,「社會主義兄弟之吻」體現了19世紀中葉至末期新興工人運動的激情。十月革命後,隨著共產國際的建立,這一原本自發的行為逐漸演變成了一種儀式,成為了共產黨同志之間正式問候的方式。由於許多共產黨員和社會主義者當時前往地處偏遠的蘇俄,不得不要進行漫長、艱苦而危險的旅行,這種象徵著牢固友誼的行為也因此變得更加流行。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共產主義的擴張,蘇聯不再是唯一的共產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兄弟之吻」成為共產黨國家領導人之間禮節性問候的方式。第三世界的社會主義領導人,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和非洲人國民大會等有社會主義傾向的解放運動的領導人也都開始採用「兄弟之吻」或「兄弟般的擁抱」。蘇聯問題研究一些蘇聯問題研究專家會特別關注共產黨領導人之間是否互相擁抱。跳過這一常規會被視作雙方關係處於較低水平的象徵。例如,在中蘇分裂之後,中國人拒絕擁抱蘇聯同行,或拒絕稱蘇聯人為「同志」。即使在1989年雙方關係正常化後,中國領導人在問候蘇聯領導人時仍然跳過了「兄弟般的擁抱」。不過,中國領導人在與其他共產黨國家的領導人會面時仍會互相擁抱。這樣做是為了強調中蘇關係沒有恢復到中蘇分裂前1950年代的水平。中國外交禮節中特別表示與蘇聯人「只握手,不擁抱」。由於其重要的象徵意義,即使存在有嚴重分歧,共產黨領導人通常仍會互相擁抱,以免給公眾造成關係緊張的印象。例如,雖然中國和越南對南沙群島的所有權存在異議,但是中國和越南領導人仍會互相擁抱。親吻臉頰「社會主義兄弟之吻」不應與世界領導人之間通常的親吻臉頰相混淆。例如,法國總統傳統上也會通過親吻雙頰來問候世界各國領導人。不過,這並不是「社會主義兄弟之吻」,原因是只親吻兩次,而且沒有意識形態的含義。戴高樂主義的總統和社會黨總統都採用這種做法。流行文化「社會主義兄弟之吻」因東德領導人埃裡希·昂納克和蘇聯領導人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二人接吻的照片而知名,此後,它以塗鴉的形式在柏林圍牆出現,名為《我的神,助我挺過這要命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