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無論是初來日本或者已經在日本生活一段時間的小夥伴來說,手寫各種合約、申請的情況是經常發生。而且個人覺得日本的手續遠比國內繁瑣,手寫的習慣也不太一樣。
尤其是作為外國人,很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詳細的講解一下,日本手寫文件時需要注意的各種事項。
1. 姓名和注音
姓名,基本上是每次都填寫文件都不可避免的,而對中國人來說,最常用的大概有三個名字:拼音大寫字母,漢字姓名,片假名姓名。以張三為例,分別是:ZHANG SAN、張三、チョウサン。
① 拼音大寫字母(ZHANG SAN)
這個是護照以及在留卡上的姓名,對於個人來說是在日本最正式的名字。在填寫重要文件時(籤證變更、銀行開戶、駕照申請等對公事務),一定是以這個名字填寫。填寫時注意全部大寫,姓和名之間空一格。
② 漢字姓名(張三)
漢字姓名使用的場合就更多一些。因為日本人也能讀懂漢字,在沒有比較特殊漢字的情況下,使用漢字(要用日文漢字,不能直接用簡體字)+注音(便於日本人稱呼)的填寫方法,可以應對日常生活中絕大部分狀況。以個人的經驗來說,打工、收貨人信息、和教授聯絡等等學習生活的方面,都是以這個格式填寫。
而對於一些名字中包含特殊漢字的小夥伴,因為日本的輸入法無法打出該漢字,這個字往往會被替換成對應的片假名。假如張三改名成了張靚穎。那麼一般來說因為靚穎這兩個字不是日本的常用漢字,就會用對應的片假名「セイエイ」替代。那麼就是張セイエイ。這種情況漢字加片假名的組合形式也是有時會出現的。
③ 片假名姓名(チョウ サン)
片假名姓名是一種對日本人來說最好理解的外國人名字形式了。通過片假名標出姓名的讀音,對於日本人既好記又好發音。所以在許多場合可以使用。
2. 印章和籤名
頻繁使用個人印章可以說是日本的一大特色了。尤其是填寫各種文件時,印章一定是必不可少的。通常來說印章可分為「実印」和「認印」兩種。
「実印」就是正式場合及確認重要文件的時候使用,比如,銀行帳戶,房屋契約,證明文件等等,通常都會刻上全名。「認印」就是表示承認的印章,通常用於不太重要的場合(快遞籤收等等)。一般都只刻姓就可以了。
如果覺得太麻煩,只使用一個印章也是可以的,不過如果總需要蓋印章的話,買一個便宜的「認印」日常使用可以防止「実印」丟失帶來的一系列麻煩。而籤名是另一種表示確認的方法,並沒有特別的格式要求(對沒有印章的人來說,籤名可以被視作印章使用)。
除此以外,蓋出完美印章的方法也十分重要。以下為印章太淺,重合,傾斜太多,這三種常見的錯誤。
而做好以下三點,就能蓋出完美的印章:
·將文件平鋪在蓋章墊上;
·確認印章上下後,輕蘸幾下印泥;
·垂直印在紙上,旋轉用力讓印章各個部分都充分接觸紙面,就像寫一個「の」字一樣。
3. 數字
因為在日本手動填寫數字的情況有很多,所以特別需要注意的就是數字「7」的書寫方式。為了區分「1」和「7」,日本的「7」要在橫線的前端加一段小的豎線,形成下面動圖顯示的樣子。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否則很有可能被誤認。
4. 地址
手寫地址也是在日本必不可少的,以筑波大學的地址為例,一個完整地址的結構是:茨城(都道府県)つくば(市區町村)天王臺1(丁目)1(番地)1(號)。個人住址的話一般還要在後面加上建築名和房間號。
5. 郵編
另一個經常與地名配套填寫的信息就是郵編了。7位數字的郵編通常會將前三位數字和後四位用短線連接。一般會定位到丁目前一等級的區域,比如305-0821會定位到筑波市的春日地區,305-0003櫻地區,305-0005則是天久保地區。
上面這些小秘訣你學會了嗎?填寫文件時,如果能注意好以上這五個方面,那麼肯定就不會出現信息無效或誤認的問題了!
本文部分內容參考https://innkan.com/stam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