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程車行業一直飽受詬病,行業中出現的個別現象時常被一些希望藉此博取眼球的媒體惡意誇大。
最近幾天,由於天氣原因,河南省鄭州市天降大雪,路面溼滑,積雪厚達十幾公分。
在這樣的環境下,網約車都懼怕營運風險而收車回家了,計程車依然奮戰在第一線。
但是鄭州市電視臺民生頻道卻藉此機會,大做文章,對計程車進行惡意詆毀。
主持人和記者就自己採訪的個別車輛,對整個計程車行業進行批判,以點蓋面,有失公正。
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出,採訪時間是在大學剛停的情況下,一位乘客直言:「計程車是鄭州的臉面,但是有的車卻不洗臉!」
可視頻中顯示的這輛車,是正在簡單清理的過的路面上行駛,積雪未化,車輪上有些汙泥。
誰能保證自己開車車輪不沾灰,正如一個人走路不可能保證自己的鞋底是乾淨的。
計程車是鄭州的臉面,如果有汙點,電視臺應當將其擦乾淨,而不是拿著放大鏡將汙點無限放大。
公交車停運了,網約車大部分也回家休息了,計程車能夠堅持營運,自負風險,你們看不到嗎?
之後該記者欲採訪幾輛計程車,但記者剛接近,計程車便開走了,記者便言其為拒載。
記者這個詞相信大家都知道什麼意思,往往都是隨便問幾句,不會真的坐車。
天氣惡劣的情況下,市民很少出門,計程車生意蕭條,為了養家餬口,他們必須更加努力才能掙夠生活所需。
哪裡有什麼空閒去接受採訪呢?更何況,貿然採訪打擾對方正常工作本身就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
記者為什麼不去採訪一些停靠在路邊等客的,或者在吃飯的的哥的姐呢?
在這種情況採訪得到的結論,能作為客觀事實公之於眾嗎?
更可況,鄭州市計程車何止這幾輛,能代表所有的車都是如此嗎?
社會各界總是要求計程車打表合法經營,可是計程車公司合法經營了嗎?
難道計程車公司巧取豪奪,還要的哥的姐保持沉默嗎?天理何在?
打表經營?計價器運價多少年沒有上調了你們心裡沒點數嗎?網約車非法經營為什麼不報導?
是不想報導,還是不敢報導?鄭州市在2018年年底發布的政府文件要求清退非法網約車,逾期封停網約車平臺,結果不了了之了,究竟是什麼原因?
這些怎麼不去報導,黑車泛濫,高仿車橫行霸道怎麼不去採訪?
媒體報導當以客觀事實為準,力求揭露社會不公平的現狀,為普通百姓伸張正義,傳播正能量。
計程車始終秉承奉獻市民的精神,兢兢業業,不求大富大貴,只為養家餬口,問心無愧。
任何媒體以詆毀計程車博取眼球的行為都是可恥的!
長按指紋關注本號
▼